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柯
11月25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济南市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济南市税收占比稳定在70%以上,2023至2024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尤其是制造业税收占比突破21%,于2025年一季度首次超越房地产业,成为第一大税源。
“五年来,财政运行保持了‘稳中有增、结构优化、支出有力、风险可控’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发布会上,济南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单哲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济南市财政事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在提质增效方面,“十四五”期间,济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0年的906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083亿元,年均增速达4.6%,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济南市税收占比稳定在70%以上,2023至2024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尤其是制造业税收占比突破21%,于2025年一季度首次超越房地产业,成为第一大税源。”单哲介绍,济南市纳税300万元以上的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翻了1.5倍,税收贡献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
在服务战略大局方面,“十四五”期间,济南累计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47亿元,精准投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领域。
“我们坚持‘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相结合,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单哲介绍,在坚守民生底色方面,“十四五”期间,济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财力薄弱区县的支持力度,推动各区县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去年,济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亿元的区县达到13个,较“十三五”末增加4个,区域发展协同性、平衡性显著增强。此外,济南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累计实施103项民生实事,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通过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教育就业扶持力度、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一揽子措施,着力兜牢民生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十三五”末的2.61:1缩小至2.40:1,收入分配格局持续改善,推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足。
单哲介绍,在改革创新方面,“十四五”期间,面对直接拨款扶持难以贴近市场需求的问题,济南大胆探索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在科技领域率先将50%的产业资金转为股权投入,推动财政支持方式从“无偿补助”向“股权投入”转变,实现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形成“投入—运营—退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