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魏少博
近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连续查找,顺利找到“隐身”的被执行人,推动了多起关联案件的执行进程。
申请人张某与被执行人李某因民间借贷纠纷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李某需向张某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38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李某始终未主动履行义务,张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程序启动后,经查,李某在多起案件中作为被执行人,法院多次通过电话联系李某,其在沟通中承诺尽快还款,却始终未实际履行,也未按法律规定向法院报告财产状况。经线上财产查控,未发现李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线索,其本人也处于“隐身”状态,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执行过程中,法院干警根据张某提供的线索,连续多次前往李某可能租住的小区蹲守排查,然而未发现李某的踪迹。前往物业核实信息时,物业登记的信息中也无“李某”之名。为打破执行僵局,办案人员从李某的子女入手,发现了他的踪迹,经多方协助,最终锁定李某在另一处小区的住所。次日清晨七点,执行干警刘志林、张峰、魏少博及法警提前抵达该小区布控,终于成功找到李某,并依法对其进行拘传。
经查,李某在法院执行阶段有6部手机在使用,借用他人账号进行转账,并从其包中找到六万元现金,已存在拒执行为。面对确凿的财产证据,李某此前“无能力还款”的说法不攻自破。执行干警当场向其释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在法律威慑与事实证据面前,李某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场表示愿意履行还款义务,积极与申请人张某进行协商,并当场通过其他方式,由第三人将五万元汇款给张某,张某成功收到部分执行款项,该案执行工作有了进展。因李某还涉及多起未结案件,法院决定依法将其拘留。到达拘留所后,李某在检查入所前,最终心生畏惧,执行干警再次向其明确释明利弊后,李某主动清偿了名下5件案件共计51万余元的全部执行款。
“找人难、找财产难”是执行工作中的常见困境。本案中,执行干警秉持维护法律威严的坚定信念,以坚决的行动力打破被执行人“隐身”幻想,最终促成多案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