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地下水位破近60年纪录 济南趵突泉未来“冲高”或仍有“后劲”

2025-10-17 10:28: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

 

10月16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官方数据显示,当日趵突泉地下水位为30.31米,虽较前一日30.32米的历史峰值略有回落,但仍稳居近60年历史高位。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水位狂飙”,不仅让“天下第一泉”创下1966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更凭借“秋季罕见连阴雨”的自然馈赠与长期护泉的人为努力,造就了泉城济南60年一遇的赏泉盛景,且未来水位仍有再度冲高的可能。

趵突泉刷新近60年水位纪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趵突泉近一个月历史地下水位数据发现,今年的趵突泉地下水位上涨趋势堪称“狂飙”。自9月27日起,趵突泉地下水位开启“快车道”式上涨,当日水位达29.20米,此后阶梯式上扬,10月5日突破29.40米,10月8日攀升至29.62米,10月11日更是以29.98米刷新2023年以来最高水位。

此后,趵突泉地下水位攀升势头未减,反而持续“提挡加速”。10月11日下午3时,趵突泉天尺亭实时水位突破30.00米大关,正式迈入“30米时代”。随后的10月12日、13日,水位再攀新阶,分别达到30.07米、30.22米,至此已实现“16连涨”,距离1966年以来的地下水位最高纪录仅差临门一脚。

紧接着,趵突泉水位开启“冲刺模式”,不仅一口气刷新近60年水位纪录,更在10月15日再度突破地下水位“天花板”,攀升至30.32米的历史峰值。直至10月16日,水位出现小幅回落至30.31米,当前趵突泉地下水位整体仍维持在历史高位区间。

水位为何能实现“历史级狂飙”

今年趵突泉地下水位为何能实现“历史级狂飙”?答案藏在“天帮忙”的自然馈赠与“人努力”的主动守护两大关键中,二者共同造就了这场泉城奇观。先看“天帮忙”的硬核支撑,一场历史罕见的秋季连阴雨,为泉水注入了“源头活水”。按照连阴雨相关气象标准,我省于10月1日出现历史罕见秋季连阴雨过程,10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141.3毫米,较常年同期(16.6毫米)偏多751.2%。已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连阴雨过程(2007年9月26日—10月7日,连续12天,累积雨量42.8毫米)。充沛的雨水持续下渗、补充地下水源,成为泉水上涨的核心动力,直接推动趵突泉水位从9月底的29.20米一路“连涨”,直至攀上30.32米的峰值。

这般水位盛况,除了“天帮忙”,更离不开“人努力”的长期铺垫。此次水位突破并非偶然,相较于1966年的历史纪录,2025年的“峰值时刻”是城市主动护泉的成果体现。近年来,济南始终将名泉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今年6月发布的《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年)》,更是明确将泉水生态保护列为核心目标,通过划定泉域保护区严控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等举措,为地下水源筑起“防护墙”,从根本上维护泉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趵突泉水位抬升或有“后劲”

事实上,10月16日的0.01米微降,并未打破泉水高位运行的整体态势。记者了解到,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气象条件和水文规律相契合,15日后济南短时降雨减弱,而泉水水位变化本质是含水层压力传导的结果,降雨间隙出现小幅回落属正常现象。

更关键的是,未来泉水仍有“续航力”。气象预报显示,10月17日济南将有小到中雨,后续仍有分散性降水。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历史规律看,南部山区雨水下渗后需数月才能完全补给至趵突泉,此次连阴雨的“补水效应”仍在持续释放。预计趵突泉地下水位仍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若后期降雨量仍呈现连续性,趵突泉地下水位有望再度抬高。

如今走进趵突泉园区,三股泉水“喷雪溅玉”、势如鼎沸,水花跃出水面半尺有余,这般壮观景象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来自河南的游客感慨:“第一次见这么有劲儿的泉水,水又清又绿,层层波浪特别灵动,能赶上60年一遇的高水位,太值了!”

“泉群”齐撒欢,趵突泉破纪录,诸多泉城胜景也在今年一一重现。据了解,只有当趵突泉地下水位达到29米时,月牙泉才会开始喷涌,并且由于月牙泉水位是72名泉中最高的,伴随该胜景的出现,即标志着济南72名泉全面复涌。而此时,正是一年中在泉城赏泉的最佳时节。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