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瑞琪
9月29日,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济南市旅游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9月26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市、区县人民政府应推进千佛山等山体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鼓励支持整合泉水和泉群资源,推出泉水游览主题线路,举办泉水主题旅游活动,打造提升泉水浴场、泉水餐饮等特色旅游项目。《条例》要求市、区县人民政府应依托黄河、小清河、大明湖等河湖湿地资源,打造文化休闲、康养度假、生态研学等景区景点,支持开发水上观光、低空飞行等旅游项目;依托明府城、老商埠等文化片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休闲街区保护利用。
《条例》指出,市、区县人民政府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投资建设精品民宿、露营地等旅游项目,开发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商务、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应推动建设文化、商务、旅游业态相结合的地标性旅游消费载体,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体育部门应举办群众性大型体育活动,组织开展足球、马拉松、电子竞技等赛事和航空运动。
在服务保障方面,《条例》要求市、区县人民政府应根据旅游发展需要,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同时,按照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推进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主题公园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推进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等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和改造。
《条例》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强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与主要旅游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点的衔接;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铁路站点、机场等交通枢纽旅游服务设施功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按照景区景点周边客流、车流通行需求,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制定交通疏导方案。《条例》还规定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城市休闲公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免费开放;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景区应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等旅游者实行门票减免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