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见习记者 徐晓艳
墙体渗漏、管道堵塞、隔音效果差……这些住房质量隐患,不仅破坏居民舒适的居住体验,更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加速,市民对住房的需求已从“有房住”逐步转向“住得好”,对住宅质量、居住体验产生新的期待。本月是第48个全国“质量月”,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围绕质量问题,山东省已提前出台一系列专项防治举措,创新落地特色防治措施,切实推动住宅品质提升,让老百姓的“安居梦”正一步步从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全国“质量月”
探访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
住房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市民关注,影响着日常生活与居住安全。近日,济南高新区云上璟誉、凤凰路壹号院,济高揽岳等多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恰逢“质量月”,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高新区花园东路以南、开拓路以东、工业南路以北的小鸭片区云上璟誉项目,走进项目现场,记者观察到,远处塔吊正加紧建设,各项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位于道路两侧A-1 、A-2地块建有10栋住宅楼,楼层在14至17层,均已全面封顶。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项目对面漆、底漆、ALC墙板等各项工艺工法进行展示,聚焦住宅工程渗漏、隔音、串味等质量问题,开展特色防治。其中,针对卫生间防渗漏防串水问题,项目在淋浴区安装止水钢板,在排水立管地台、四周墙体、止水钢板底部、地台、门槛石底部等所有阴角均做R角圆弧处理;阴角、管根、止水钢板、门槛石等重要部位均做防水附加层等特色防治措施。
据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小鸭片区更新项目“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该项目不仅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高新区中心区“四旧提升”的重点区域,将被更新改造为兼具居住、教育、商务于一体的高端生活社区。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好房子”,该项目持续推动“6321”交付管理体系。交付前6个月召开交付启动会,交付前3个月开展承接查验销项工作,交付前2个月开展公司总经理带队内部联合检查验收,交付前1个月开展交付第三方测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严雷介绍,高新区作为济南市重要的主战场,建设项目颇多。面对工程建设中图纸与施工脱节,随意变更、质量通病难防治等问题,自2023年起,高新区全面推行工程建设“一套图纸用到底”工作模式。从施工图审查、设计变更到图纸归档全程线上办理,做到留印留痕,各监管和参建单位共享共用同一套电子图纸,按需晒图,实现一键归纳至城建档案馆,真正做到“一图定责”。这一模式从源头上杜绝“阴阳图纸”和随意变更问题,为百姓“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提供坚实保障。
提升工程品质
住宅质量问题投诉同比下降
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济南坚持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树牢质量和品质理念,强化参建各方的责任意识,持续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切实打造群众满意的“好房子”。
针对住宅工程裂缝、渗漏、串味、噪声等易发质量问题,济南制定实施工程质量缺陷防治、预拌砂浆全过程管控、住宅排烟(气)道工程管理、隔声降噪功能提升等措施办法,有效减少工程质量易发问题。上半年,济南市住宅质量问题投诉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8%;针对地基基础、主体、节能、装饰等不同施工阶段,实施分阶段差异化监督交底,提升参建单位质量预控意识,加强对墙地面抹灰、烟道安装、外窗封堵、厨卫防水等关键施工过程验收监管,有效消除工程隐患,显著减少了返工率。
为发挥精品优质工程的带动作用,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济南印发《济南市房屋建筑优质工程评价管理办法》,引导企业争先创优,大力培育鲁班奖、泰山杯、优质结构等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市建设工程累计荣获鲁班奖56个,泰山杯300个,获奖数量全省领先。此外,在试点探索与智慧工地相适配、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智慧监理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工程监理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推动制定《建设工程智慧监理建设评价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在本次“质量月”期间,济南聚焦质量观摩立标杆、竞赛培训提素质、专项行动强管理、市区联动聚合力四大方向推进八项具体任务。济南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将质量月与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好房子建设、智慧工地推广等重点任务相结合,形成合力;聚焦住宅易发质量问题,推动房屋建筑工程从合格向优质跨越;立足区、县、企业,实际设计活动,不搞一刀切,杜绝形式主义,确保活动促工作,提质量。
惠及群众超46万户
全省多元化措施严把质量关
为助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好房子,今年4月以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群众关切,针对住宅工程质量易发问题,将渗漏、开裂等住宅工程质量已发、易发问题,集中开展全过程整治行动,出台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建设好房子的重要措施,从源头防控、加强过程管控、提升监管效能,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好房子提供制度支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对全省在建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抽查检查。第一轮共检查工程项目129个,发现并整改问题3225个。全省各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方案,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截至8月底,全省住宅工程质量问题整治完成项目已超过1122个,惠及群众超过46万户。
“好房子”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房屋漏水、串味等问题,它涉及到日常居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次“质量月”期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提升质量意识、落实标准规范、注重品牌培育、鼓励技术创新、强化帮扶指导、打造智慧工地、开展技能竞赛、提升服务质量八大方面进行部署。山东将举办“齐鲁建造”品牌培育提升专题培训班,开展第二轮全省质量安全辅助巡查、选派高水平技术专家对部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把脉问诊,举办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技能竞赛。全省各市将举办全省物业服务行业“规范履约行为、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引导物业服务企业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组织开展物业服务情况“集中晾晒”,督促物业企业规范设置公示栏,按季度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情况,全面助力“好房子”建设。
山东省各地市将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质量易发问题整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努力建设更多人民满意的好房子,严把源头设计关,全面推行阳光图审,规范设计变更流程,坚决杜绝以“优化设计”为名变相降低质量标准的行为; 严把建材进场关。健全建材“准入-抽检-退出”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大随机抽样检测力度,对检测不合格的建材,坚决清退出场并建立“黑名单”,严防不合格建材流入施工现场。在全力推动工程建造模式转型升级方面,科技创新是突破质量瓶颈、推动建造模式变革的核心引擎,加快“工业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进程,为工程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为持续擦亮“齐鲁建造”品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