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近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印发《2025自然教育提升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2025年,济南将系统化推进自然教育,让生态体验走进千家万户,实现从“有”到“优”的全面提升。
方案提出,2025年自然教育提升年的核心目标是,重点围绕“自然泉城”品牌建设,构建一个科学、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体系。
具体包括提升30处自然教育基地(教育径);打造10处主题鲜明的高品质示范基地,如泉水文化类、湿地观鸟类等;研发20套具有鲜明特点的自然教育精品课程,编写“自然泉城”系列丛书,建立共享课程库;发展千人志愿者队伍,开展百场活动,覆盖10万人次。最终目标是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生态价值转化。
记者了解到,方案创新推出“N+自然教育”模式,将自然教育融入生活场景,扩大公众覆盖面。
其中,“湿地观鸟+自然教育”模式,将依托济西、白云湖、玫瑰湖等湿地公园,全年开展40余场活动。“经济林+自然教育”模式,将建设以芦南山楂自然教育基地为代表的首批特色经济林自然教育基地5处,结合山楂、樱桃、茶叶、玫瑰、桑等区域特色林果产业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古树名木+自然教育”模式,建设5处古树类自然教育点,深入开展古树研学、采风等活动。“共享绿地+自然教育”模式,在全市优选5处共享绿地,设置二维码宣传点,让市民边休闲边学习。“主题书屋+自然教育”模式,将打造集阅读学习、互动体验与自然教育于一体的自然主题书屋5处。“济南名泉+自然教育”模式,以济南名泉为核心,融合泉水科普与生态保护,打造沉浸式教育平台,串联济南丰富泉水文化,开发自然教育特色泉水文化研学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