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备受关注的济南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再提速!8月31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空载试运行启动,标志着济南两条“骨干”线路转入运营筹备关键阶段,计划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届时,泉城济南东西向交通格局将得到显著优化提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了解到,空载试运行是轨道交通由建设阶段过渡到运营阶段的关键环节。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行中,将模拟真实运营环境,开展多系统联动测试,包括车辆、轨道、信号、供电等核心设备的综合验证,并组织各类应急演练、人员培训及规章制定,全面检验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正式开通运营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规划,4号线西起小高庄站(以下站名均为工程名)东至彭家庄站,全长40.3公里,设站33座,全部为地下线,自西向东贯穿槐荫、市中、历下、高新、历城五区,覆盖经十路沿线80%客流密集区域,未来可与济南轨道交通1、2、3、6、7、8号线及高新东区云巴实现换乘,是缓解经十路及其周边交通压力、强化城区联系的关键线路。
8号线西起邢村站东至清源大街站,全长25.3公里,设地下站3座,地上站11座,途经历城区、高新区和章丘区,沿经十东路走行,连接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齐鲁科创大走廊、章丘大学城、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沿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众多,开通后对方便沿线市民出行、促进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在济南轨道交通4、8号线的建设过程中,也体现了轨道交通科技引领与绿色低碳深度融合。据中铁十四局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技术负责人宋增亮介绍,4号线的建设成功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其中,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泉城公园站至千佛山站区间是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穿越溶洞最多的区间,区间夹杂近300个大小不一的溶洞,溶洞见洞率达69.72%,最大溶洞高度近22.4米,洞跨约38米,施工环境犹如大型“蜂巢”。“我们对盾构设备做了一系列针对性优化设计,对盾构刀盘、螺旋输送机、同步注浆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升级改造,并依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智慧化管理平台,对地层进行全方位、多频次扫描,最终成功实现国内首例盾构施工穿越泉水岩溶区。”
据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部副经理孙捷城介绍,8号线着力打造全国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示范工程,在两座地下站应用“永临一体”“预制叠合”绿色建造技术,单座地下站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3400吨;山东大学站采用光伏一体化设计,预计年发电量达18万千瓦时,充分体现“绿色地铁”理念。
在地铁运营服务的准备上,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分公司客运部部长矫丽丽介绍,空载试运行期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统筹推进4、8号线系统调试、运营演练、安全评估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两条线路年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开通运营,努力为泉城人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