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
作为下半年开局之月,7月楼市的表现备受业内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月济南新房价格迎来三连降,二手房价格则在四连降中持续承压,省内青岛、烟台、济宁等重点监测城市亦同步呈现房价下行态势。从交易数据看,新房住宅网签2768套,二手房成交4774套,均较6月有所回落,显露出暑期淡季特征。与此同时,楼市分化态势加剧,历城区、槐荫区多个热门项目凭借品牌力与配套优势稳居网签榜单,核心区与远郊、刚需与改善产品的市场表现差异显著。在“以价换量”成常态、供需错配仍存的背景下,济南楼市下半年或成较佳置业窗口期。
“下半场”开局月新房迎三连降
楼市分化热门项目显“实力”
作为下半年的开局之月,7月济南楼市的表现备受瞩目,其核心指标之一的房价数据已正式出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7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7月济南新房价格迎三连降,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0%。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自我国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之后,济南新房价格就一直呈现波动缓慢下降趋势。2022年11月起新房价格进入下行周期,至2023年1月已连续下跌3个月;2023年2月首次止跌回升后,继而连续6个月上涨,同年8月再次转入跌势并持续走弱,截至2025年1月已形成“十八连降”。今年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2月房价止跌反弹,3月延续涨势实现“二连涨”,4月环比持平,5月之后呈现连降趋势,截至7月已经迎来三连降。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房价重点监测我省的四个城市济南、青岛、烟台、济宁中,四城房价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青岛7月份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8%;烟台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6%;济宁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7%。
根据济南房协信息简报统计显示,2025年7月新建商品房网签9402套,较6月的11298套环比有所收缩,网签面积68.09万㎡,总金额67.30亿元;其中住宅网签2768套,网签面积37.41万㎡,均价12791.07元/㎡。同时,7月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4199套、53.02万㎡,其中住宅3548套,占了超八成份额,商业、办公类则相对较少。
从各区县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情况看,历城区以676套稳居7月网签套数榜首,网签面积9.05万㎡,均价15182.43元/㎡;历下区均价断层领先,达22692.01元/㎡,网签162套、面积2.29万㎡,尽显核心地段价值;商河县均价最低,为5697.35元/㎡,网签121套、面积1.49万㎡。此外,长清、章丘、济阳、莱芜等区域因均价亲民,成为刚需客群的重要选择。
从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套数TOP10榜单观察,7月济南楼市分化脉络清晰,历城区堪称最大“赢家”,中粮祥云、月映云澜园、华山珑城、大华公园城市、龙湖景粼原著共5个项目强势上榜,凭借片区成熟住区底蕴与品牌房企号召力持续圈粉;槐荫区亦亮点突出,御湖境以105套登顶榜首,彰显西部新城的产品竞争力。此外,高新区济高揽岳依托科创产业势能,市中区望云东府凭借主城核心地段,济阳区力高未来城以刚需友好定位,各自在细分赛道突围。
二手房价格四连降后
刚需房成市场交易主力
与新房价格走势轨迹相似,济南二手房价格历经二十二连降的长期低迷后,3月好不容易止住跌势,4月却又陷入微降局面。回望过往,济南二手房曾有过一轮长达十七个月的连续下跌,2023年2月才止住颓势。此后虽有短暂回温,但很快开启新一轮下行,直至2025年3月止跌持平。然而好景不长,4月再度下降,截至7月达“四连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济南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5.9%,持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在山东省内国家重点监测的四个城市中,7月二手房价格均处于环比下降趋势。其中,青岛7月份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4.9%;烟台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6.7%;济宁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2%。
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济南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的运行模式持续深化,7月作为下半年开局节点,整体呈现“量价博弈趋稳、结构性特征凸显”的态势,既延续了上半年“降价促成交”的常态特征,也因区域差异释放出局部活跃信号。从成交数据看,7月市场呈现季节性调整特征。据机构统计,当月二手房成交4774套,较6月的5250套有所回落,降幅约9%。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波动与暑期传统交易淡季的市场规律相符,属于阶段性正常调整。
成交周期的分化则更直观反映买卖双方的心态博弈。有数据显示,7月卖方成交周期缩短至40天,较6月减少5天,意味着急售业主的调价效率持续提升,为加速成交更愿主动让步;与之相对的是,买方决策周期延长至75天,较6月增加7天,折射出购房者在充分比价中更注重“性价比适配”的理性选择。这种“卖方加速让利、买方观望择机”的错位,使得部分挂牌价低于同户型均价的房源,仍面临成交节奏平缓的局面。有房产中介机构负责人直言:“即便业主降价10%,买家仍需3至6个月的比价观望期,部分急售房源甚至出现‘价降仍难成交’的情况,反映出市场定价与需求预期仍在动态磨合。”
从购房群体结构看,7月济南二手房市场仍然呈现“刚需主导、改善稳定”的特征。筹备结婚的年轻群体与为子女教育购置学区房的家庭构成刚需主力,成为当前交易的核心推动力;而改善型购房群体规模与前期基本持平,换房需求保持稳定释放节奏,未出现显著波动。整体而言,7月济南二手房市场在量价博弈中延续结构性调整态势,买卖双方的行为分化与群体特征,共同呈现出当前二手房市场“刚需托底、改善稳场”的运行轮廓。
暑期楼市遇冷显淡季特征
下半年结构性机会与分化并存
事实上,暑期楼市呈现淡季特征,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业内观点认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7至8月正值暑期,家庭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子女教育、出行等事务,购房计划多被搁置,市场带看量与咨询量较旺季普遍有所下降。除此之外,供需结构也加剧了淡季特征,新盘供应中改善型大户型占比超八成,与刚需群体的住房需求存在错配,而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的常态化,进一步强化了买方的比价心理,使得市场交易节奏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淡季的表象下,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分化正进一步凸显,供需错配不仅是加剧淡季特征的重要因素,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不同产品赛道的竞争格局。从后期市场结构来看,改善型产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科技城、长岭山等热点片区的大平层项目将面临去化压力,部分项目可能通过“赠送装修包”“送车位”等变相降价策略加速回款。而刚需市场则呈现“新房供应不足、二手房性价比凸显”的特征,历城、槐荫等成熟片区次新房可能成为市场主力。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多楼盘“四代住宅”项目将集中入市,这类融合低密、智能家居的产品或成为改善市场的新变量。
作为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的市场表现将成为全年关键节点。从开发商策略看,预计将延续“以价换量”模式,通过首付分期、工抵房释放、家电大礼包等方式刺激成交。部分项目可能推出“单价直降”“赠送装修”的组合优惠,而远郊板块或出现“万元以下”特价房源。但市场能否实质性回暖,取决于购房者信心修复程度,当前“买涨不买跌”心理仍占主导,部分急售房源即便降价也较难成交。
有业内人士建议,刚需群体可重点关注9至10月房企冲刺节点的优惠窗口,优先选择成熟片区配套完善的次新房;改善族则需谨慎评估流动性风险,核心区大平层虽抗跌性较强,但去化周期普遍超过18个月。“总体而言下半年济南楼市将呈现‘政策底’到‘市场底’,再到‘信心底’的传导路径。”有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楼市的结构性机会与区域分化态势将持续显现,购房者可借助政策红利窗口,在市场波动中精准研判时机,实现合理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