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济南绿地开放共享“再商量”

2025-08-15 10:03: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柯

 

8月14日上午,济南市政协开展绿地开放共享“再商量”第二次调研及现场商量,组织政协委员、政府有关部门与群众代表等,走进大明湖南岸、西护城河、泉城公园等地进行调研,持续推动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建设迈向新高度,让广大市民群众真切享受到“城市因园林更美好、生活因园林更幸福”。

“这里原来是一些冬青树,现在都变成了草地,在马路上也能看见大明湖了,好看多了。”早上九点的大明湖南岸旁,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王先生和亓女士正倚坐于临水长椅之上,手里摇着折扇,茶具静置身侧,二人悠然品茗,尽赏眼前湖光潋滟。

去年,为提升济南古城、大明湖、护城河生态环境,实现人与城、湖、河、泉和谐相融,济南组织实施了“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通过“通步道、串资源、提品质、增设施、赋功能”,完成大明湖南岸“疏绿透湖”,全线贯通环绕古城的6.6公里泉水绿道,新增共享绿地、无动力儿童乐园、智慧健身步道等绿色生活场景,实现了大明湖与古城的无界融合,见绿便可拥绿、见湖便可赏景。

一路向西,调研组来到了少年桥南,察看西护城河泉水绿道贯通效果。

记者了解到,“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不仅解决了大明湖南岸植物郁闭密度高,割裂城与湖空间联系问题,还打通了护城河沿线绿道断线,实现了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和大明湖景区之间专用步行游览道路的贯通。

在西船闸广场,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游客在此处停留,参观游船经过船闸的过程。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王文雯介绍,为将游船经过船闸的过程充分展示给市民和游客,改造项目专门建设了船闸广场,同时在河岸边设置喷雾设施,在阳光照耀下会产生彩虹,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泉城公园丁香园共享绿地,实地察看共享绿地及周边业态。

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王世龙介绍,丁香园共享绿地位于泉城公园南门东侧丁香园片区,面积约2000平方米。绿地内空间场景丰富,大片草坪、林下绿地、儿童游乐沙池、休憩凉亭,可以满足“老、青、幼”全龄段人群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踏青露营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在丁香园旁的Park+书享艺术空间,调研组围坐一起,进行商量座谈。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风景园林管理处一级调研员田军介绍,今年,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组织编写了济南市共享绿地三年规划(2025—2027),建立绿地开放共享空间资源台账,逐年逐批开放条件成熟的绿地。2025年,将开放共享100处绿地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布了114处开放共享绿地名单,目前已完成开放108处。截至年底,累计在173处公园,将开放共享绿地323处,总面积139.3公顷。

济南市政协委员茹晖建议,在打造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嵌入“科技+”,设置手机充电点位,利用大屏推介周边“打卡地”;做好“文化+”,深化空间可用度,在公园或绿地选取合适位置,增加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骞之建议,依托“共享绿地”智慧化小程序,探索分区分时、动态管理可行性,结合场地条件建立分类开放清单,多元化满足娱乐需求。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成表示,目前部分共享绿地存在满负荷运转、轮休养护难、配套设施不完善、投入不足等问题,绿地的管理压力大,由于受到城市发展和现状条件的限制,共享绿地供给也有一定局限性。他建议,应立足济南实际,总结已建成共享绿地的经验方法,充分考虑经费投入、管理与技术人员配备情况,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共享绿地的规划建设。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