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暑假,一起解锁非遗的N种玩法

2025-07-24 11:07:2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兴趣培养、亲子活动、实践体验……暑假期间,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亲自感受中收获别样成长,不少学生将非遗活动作为了解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古老技艺,在心中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感受非遗技艺传承脉络

解码济南美食的百年匠心

暑假期间,济南市历下区弘毅小学一(7)中队的队员们化身“文化小侦探”,走进非遗工坊,在滋滋作响的油锅旁、在酸甜交融的调料里,解码济南美食背后的百年匠心。

刚踏入“非遗实验室”,队员们就被挂在墙上的老照片吸引——泛黄影像里,老师傅炸制的鲤鱼昂首翘尾,与眼前厨师师傅手中的食材奇妙呼应。“这道看似寻常的家常菜,藏着38道工序的讲究。”师傅举起改好花刀的鲤鱼,鱼肉翻卷如花瓣,“刀工要斜切45度,每刀间隔1.5厘米,这样才能锁住鲜嫩。”当油温升至六成热,鲤鱼下锅的瞬间,油花绽放如金色烟花。“像给鱼穿了件脆壳铠甲!”队员们的比喻让厨房瞬间沸腾。这场沉浸式教学中,食材成了教具,油温计化身“魔法棒”,让“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有了酥脆的味觉注解。

“接下来咱们仔细看师傅如何完成关键的淋汁步骤!”跟随引导,队员们围站在操作台旁,目光紧紧追随着师傅的动作。特制的迷你观察台让每个队员都能清晰看到操作细节:师傅手腕轻转,酱汁壶倾斜的角度、流速的控制都恰到好处,琥珀色的糖醋汁如绸缎般铺满鱼身,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为什么酱汁不会流下来呀?”队员们举着小手提问,师傅特意放慢动作讲解:“因为油温让鱼皮形成了细密的气孔,能像海绵一样锁住酱汁,这可是老辈人摸索出的平衡之道。”队员们听得入神,有的掏出小本子画示意图,有的拉着同伴小声讨论:“原来不是随便浇上去的呀。”

当厨师们将刚炸好的鲤鱼端上桌,鱼肉的鲜香与酱汁的醇厚在空气中交织。“这道凝聚着匠心的美食,是给认真学习的小侦探们的奖励。”叔叔笑着介绍,队员们一边品尝,一边对照刚才学到的知识细细回味:“果然外皮像铠甲一样脆!”“酱汁的酸甜刚刚好,和师傅说的比例对得上!”

这份特殊的“研学答卷”里,有舌尖的满足,更有文化认知的收获——叔叔展示的清代《济南食单》复刻本中,“形若游龙,味兼酸甜”的记载与眼前的美食完美呼应,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技艺的传承脉络。这场跨越百年的技艺对话,让队员们幼小的心田里种出文化自信的幼苗。

从“听非遗”到“做非遗”

亲子协作中传承古老技艺

为深入推进高新区“三引导”行动、全面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要求,济南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二(5)中队“风起陇西”成长共同体小组,暑假期间以“探寻蓝印花布非遗之美”为主题开展了梦想实践活动。

大家依据各自暑期空闲时间,线上协调出活动日期、细致分工,有人负责资料搜集,有人对接场地,有人执行跟进,有人拍摄记录……每个人都认领了“责任田”。班主任彭老师提议先搜索蓝印花布纪录片投屏观看,提前学习一些相关理论知识,这一想法迅速落地,在前往蓝印花布基地前,增加看纪录片、讲PPT环节,省去单独找宣讲的成本。

就这样,在一次次交流碰撞中,“蓝印花布”主题活动不断完善,逐步勾勒出清晰且丰富的实践轨迹。

共同体小组的家长们特意联系了珑悦府小区物业,顺利借用了会议室作为活动场地。小组组长国依依的妈妈主动担任“讲师”,结合大家搜集的素材,用生动的案例为孩子们讲述蓝印花布“刻版、涂浆、染色、晾晒”的千年技艺脉络。

孩子们围坐桌前,目光追随屏幕中靛蓝染缸的波纹,聆听老匠人的故事。棉布上的蓝白纹样,像无声的教材——凤穿牡丹、松鹤延年的图案里,藏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原来蓝布上的白花,是用豆浆和石灰调成的浆糊‘画’出来的!”同学们的一声声惊叹,道出了对非遗的好奇与向往。从“听非遗”到“做非遗”,亲子队伍驱车前往蓝印花布基地,开启“沉浸式创作”。到达研学基地后,大家非常专注地倾听非遗传承人王老师介绍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同学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尝试的激动心情啦。

孩子们戴起手套,跟着非遗老师学习调制防染浆。用刮板将浆糊均匀覆盖在镂空花版上,专注的神情里透着认真——这一步,是决定图案成败的关键。当白布浸入墨绿的染缸,孩子们屏息等待“魔法时刻”:原本单调的布料,在氧化中逐渐晕染成沉静的青蓝色,像把夏日天空的颜色收进布里。

冲洗、晾晒后,揭开干硬的浆层,一幅幅带着手工温度的蓝印花布作品诞生了!孩子们举着成品合影,蓝白相间的纹样里,有凤凰展翅,有繁花盛放,更有满满的成就感。

活动尾声,孩子们围坐分享感悟:“染布的时候,我等了好久,才知道‘慢工出细活’!”“我要把这块布送给奶奶,告诉她这是我做的非遗礼物!”家长们也感慨万千:“原本以为非遗离孩子很远,没想到亲手操作后,他们能记住每一步工序。”

蓝印花布的靛蓝,晕染了暑期的时光;非遗传承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萌芽。这场“知史—践行—悟美”的探索之旅,是丰奥嘉园小学“非遗浸润教育”的生动实践,也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亲子协作中,续写传承的故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