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
5月1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健康体重管理年”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市制定《济南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实施重点人群体重达标行动方面,其中,针对“小胖墩”问题,济南市儿童医院等设立儿童减重门诊5个,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围孕期女性开设营养与体重管理门诊,为母婴健康提供专业体重管理指导。
济南近四成成年居民体重超重
发布会上,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济南市疾控局副局长王东表示,济南市深入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健康体重管理年”工作要求,结合济南实际和前期工作基础,制定《济南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逐渐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健康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以BMI体重指数计算,人群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济南市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9.85%,肥胖率为22.70%。”针对当前济南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总体趋势,济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军介绍。
探索将运动干预纳入社区健康管理
王东表示,《实施方案》包含“三大行动”,13条针对性措施。
实施科学普及行动方面,强调做好健康体重管理权威信息普及。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提高科学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和可及性;创新健康体重管理科普形式,逐步扩大健康体重管理知识普及的覆盖范围,科学有效应对“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等体重问题;提升健康体重管理科普能力,壮大科普队伍,推广健康体重管理或肥胖防控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特色实践案例。
济南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岩介绍,济南探索将运动干预纳入社区健康管理,与社区医疗机构联合,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运动+医疗”综合服务。组织专业教练员录制《科学健身动起来》系列视频152期、减脂视频20期,策划推出泉城体育相关健身栏目,每期收听收看超百万人次。
实施重点人群体重达标行动方面,针对性加以指导。针对孕产妇,加强孕前、孕期、产后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身体活动指导;针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强化体格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运动(活动)指导;针对学生,家校合力开展合理膳食、主动运动和心理干预等工作;针对职业人群,加强职工健康教育,培养健康工作方式;针对老年人,开展老年人选择适口餐食、坚持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等健康体重管理综合干预指导。
据悉,针对“小胖墩”问题,济南市儿童医院等设立儿童减重门诊5个,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围孕期女性开设营养与体重管理门诊,为母婴健康提供专业体重管理指导。
已开设99个体重管理相关门诊
实施健康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建设行动方面,突出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从家庭、学校、社区、餐厅、健身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个维度,强化支持性环境建设,鼓励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体重管理日常化、便利化、规范化;强化家庭健康体重管理的重要作用,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家庭建设内容,把健康体重作为家庭生活新理念;发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优势,整合营养、内分泌、外科、运动康复、中医、心理等相关专业资源,提升体重管理技能和肥胖症治疗服务水平;强化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为各类人群提供体重综合评估、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辨证施治、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药膳食、中医运动处方等在内的中医药服务;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引导健康相关企业研发体重管理新产品,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含量。
王东介绍,济南充分发挥辖区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实现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目前济南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99个,其中三级医疗机构27家,二级医疗机构18家,基层医疗机构17家,42个为多学科联合门诊。
发挥中医特色,强化体重管理中西医结合适宜技术推广,设立中医门诊57个,充分展现“扁鹊故里康养济南”中医药传统优势。
【医生建议】
3到6个月减掉体重的5%到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制定合理且健康体重管理方案呢?
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董振华表示,第一步要建立科学认知。通过权威渠道了解体重测量相关指标,明确自己的理想体重和减重百分比。建议3到6个月减掉体重的5%到10%,分解成小目标,每周减重不超过0.5到1公斤,每月2到4公斤。第二步制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饮食方面:建议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每天制造300到500千卡的能量缺口,用“211餐盘法”,每餐蔬菜占1/2,优质蛋白(鱼虾蛋豆)占1/4,主食占1/4。运动方面:建议每周三次抗阻训练,加每周五次有氧运动。可从“微运动”开始,比如站立踮脚、贴墙站马步。每次2分钟,运动12到15分钟。
如果遇到减重平台期怎么办?在执行时感到困难怎么办?
“请记住医疗机构始终是坚强的后盾。”董振华介绍,医疗机构既有精准的评估手段,也有专业的技术支持。首先他们会进行体成分分析、代谢功能检测,筛查肥胖背后的潜在病因(如胰岛素抵抗、甲状腺问题)和可能的合并症。针对不同体重基数人群的减重需求,科学地设定合理、可达成的目标。比如调整生活方式能减体重的2%到5%,处方性的营养膳食干预能减掉体重的5%到10%,肠促胰泌素类的药物能减掉体重的5%到25%,减重手术能减掉20%到35%。另外,体重管理门诊通过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减重外科、肠菌移植科、心理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力量,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