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
4月17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0场,围绕“打造温暖城管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介绍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济南将推进支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利用三年(2025—2027年)时间,对宽度小于10米的城区693条背街小巷开展环境精细化治理提升工作。
发布会上,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庆哲表示,今年,济南将突出建设以“温暖城管”为核心的城管文化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和智慧城管支撑,加强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提升省会城市整体形象。
坚持“721”工作法,深化“三度”执法。用服务手段解决7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10%的问题,始终把“执法服务”放在首位,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在执法过程中,以法度为准则,以力度为保障,以温度为底色,为“项目提升年”提供良好的执法保障。
推行“四张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四张清单,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执法一刀切。坚持包容审慎精准执法,制定“首违不罚”细则和目录清单,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警示告知”“执法提醒”。
大力推行圆桌协商工作制度。针对城市管理痛点难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事关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等问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市民群众、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通过圆桌会议、城管开放日等形式,共同研究破解问题之策。
推进支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今年,济南将启动全市新一轮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行动,计划利用三年(2025—2027年)时间,对宽度小于10米的城区693条背街小巷,按照达标类、精细类、精品类“三类”标准,开展环境精细化治理提升工作,基本实现街巷市容整洁、特色鲜明、环境宜居、文明有序。
董庆哲介绍,今年,济南还将打造城市灯光秀助力夜经济发展。围绕“服务保障经济发展”主题,精心设计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南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灯光秀”,为市民群众营造大美泉城、万家灯火的节日氛围,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美誉度,助力夜经济复苏。
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强化路灯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亮灯率不低于98.5%、次干路支路亮灯率不低于96.5%、市区重要路段亮灯率不低于99%、设施综合完好率不低于96%。
统筹推进停车管理。全力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推动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改造升级。分区分类推动全市停车设施数据联网接入,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搭建停车统一支付系统,打通与各经营主体的数据通道、支付通道,逐步实现停车资源“一网通管”“无感支付”。
近年来,济南“智慧城市运管服”平台在数字化升级中取得显著进展,让城市管理更精准高效。
发布会上,济南市城管局党组成员,济南市智慧城管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阴洁伟介绍,在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方面,济南建成济南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成为全国首批通过部级验收的城市之一。平台纵向与国家、省、市、区、街、居6级联通,横向与26个市直部门、429个区直部门单位和街办联通,实现业务协同、联动解决城管问题。平台“案件能力中心”智能分拨率超过80%,2024年共发现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67万件。
在打造智慧高效应用场景方面,济南完成中心城区5大类城市部件普查,建立了102万个城市部件“电子身份证”,形成“城市管理一张图”。推进智能识别发现,借助AI算法和共享视频,能够智能识别发现占道经营、暴露垃圾、违规渣土运输等20余种问题。应用智能巡检车和无人机,自动识别上报常见的城市管理问题,形成了“地面+空中”立体巡查新模式。
在推进为民便民暖心服务方面,“济南掌上城管”小程序通过了“市民通”模块,实现了城管问题的“掌上拍、掌上办”,进一步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发布“便民电子地图”。上线公共卫生间、临时便民疏导点、停车场等15类电子地图,提供智能搜索、导航等便民生活服务。推进“城管e普法”,拍摄播发“场景化、情节化、大众化”的系列普法短视频700余期,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