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邓家钰
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建设正酣,计划今年7月具备开园条件。项目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构建“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空间结构,涵盖多种特色建筑。目前,鹊华中和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80%,内部装修与配套设施安装正在有序筹备;齐风鲁韵坊正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预计下月完成基础部分;泉韵水坊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现阶段专注于外立面装饰;泉城名士坊地下结构施工完成约30%,施工团队正加快推进建设。该博览园作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起步区首座大型城市公园,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当中式建筑遇上狮城元素
据悉,今年以来,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内鹊华中和苑、泉韵水街等项目加快推进,多栋单体建筑实现主体封顶。目前,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项目整体投入1000余人、50余部大型机械设备,饱和施工、抢抓工期,计划7月具备开园条件。
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项目北邻黄河大道,南靠张公柳大街,东依鹊华东路,西接鹊华西路,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北派园林、济南样本,打造蓝绿交融的自然园博、城园融合的人民园博、文脉传承的齐鲁园博。
2月21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鹊华东路西侧、黄河大道以南见到,起步区首个中式建筑鹊华中和苑已初现建筑雏形。
据悉,该建筑为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项目鹊华中和苑,目前主体施工完成80%,建成后将成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景观花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首个中新温室花园综合体,并计划引入新加坡团队运营,打造起步区时尚新地标。
据了解,鹊华中和苑项目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游客集散中心、会议中心、室内植物园等。当前,起步区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正加快推进打造鲁新合作新典范。在黄河岸边建起的鹊华中和苑充分展现起步区开放胸怀,从设计到运营各个阶段都有国际化特色、新加坡元素。
项目由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董事长兼主持规划设计师、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杂志社社长何昉大师主持设计,充分借鉴新加坡樟宜机场、滨海湾花园设计手法,结合建筑回廊整体设计,营造既现代又自然的购物文化休闲环境。项目应用智能控制及多设备互连互通技术,精确控制碳排放,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打造生态低碳典范。
项目以“灵活多变、功能复合”为核心,建筑平面采用大空间布局,方便展会期间功能和展后功能的灵活置换,打造集展览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建成后将具备作为举办园博会的主展馆功能,日常将作为呈现室内温室园林风光、荟萃南洋美食、展销狮城精品、展现社群活力的鲁新潮趣生活空间。
功能布局方面,鹊华中和苑共分三层,首层主要以大型接待、聚会、展厅为主,空间开阔,动线流畅,可满足大型展会、活动快速聚散的需求。二层主要为体验空间、工坊,会展后可灵活置换为主题研学空间,并设置餐吧、咖啡吧、茶吧等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三层空间趋于安静,主要以专业的展示为主,如摄影展、文化推广等,会展后可作为创作区、休闲区,并结合温室空间,建筑上部以大弧度的玻璃采光屋面,保证室内充足的采光,打造北方少有的大型特色“阳光房”,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感受艺术的独特体验。
据了解,鹊华中和苑将计划引入新加坡团队运营,运营阶段将把新加坡亚热带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在具备作为举办园博会的主展馆功能的同时,日常将作为呈现室内温室园林风光、荟萃南洋美食、展销狮城精品、展现社群活力的鲁新潮趣生活空间。目前,项目正在开展场景策划、运营筹备工作。
齐鲁风韵“百花齐放”
鹊华中和苑南邻规划花园住宅用地,其西南侧是在建的齐风鲁韵坊。
现场,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中建八局(一标段)工程总工陈斌介绍,齐风鲁韵坊共分3个地块建设,其中6#地块建设齐风坊,7#8#地块建设鲁韵坊,目前齐风坊、鲁韵坊正加紧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根据起步区官方发布的博览园项目效果图及设计理念,齐风坊打造与电视塔相呼应的舒展地景建筑,整体建筑体量为中尺度单元,既能与场地融合,也能体现其标志性。园区彰显绿色低碳的展会精神,提前融入悦榕酒店“向善而为”的品牌内涵。
鲁韵坊采用上“台”、中“房”、下“园”的设计方式,首层架空营造连接湖景、林景的开放园林,形成“三庭四院、一廊一园”的空间布局;中层客房架空,屋顶设置景观花园,为游客提供眺望园区及城市景色的独特场所。同时延续酒店建筑设计理念,将餐厅屋顶与酒店屋顶相连形成整体,采用底层开放园林、中层架空餐饮空间、顶层景观平台的设计方式。屋顶设置“鹊亭”和“华亭”营造鹊华秋色图景象。
泉韵织就的活力聚场
博览园项目A2地块为在建的泉韵水坊,位于博览园西部,靠近在建的鹊华西路,其东侧为规划的电视塔项目,南侧为规划花园住宅。记者在现场见到,建筑屋脊高低错落,有序而不失活力,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
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中建八局(二标段)工程总工薛炳祥介绍,项目以三维水街为设计理念,实现从小镇水街到自然园博园,自然而“模糊”地过渡,打造自然文化水系有机结合的特殊风格的泉韵水街;通过中心广场、全景观小镇、水边林荫道等有机组织设计,打造集艺术、创意、娱乐、体育、配套商业于一体的年轻人活力时尚潮流街区。
泉韵水坊东南方向为在建的泉城名士坊,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32亩,建筑多为仿古建筑,形态从泰山连绵起伏的山势吸取灵感,形成连续的坡屋面,兼顾了现代建筑形式与传统庭院的融合。该项目主要功能包含演艺中心、餐饮接待、游客中心、办公及后勤配套等。目前,项目地下结构施工已完成约30%。
打造现代城市公园典范
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鹊山生态文化区是示范区“一心四片”中的“心”,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分期打造省博园、世博园、市民园、艺术园、农博园和花博园六大功能园区,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城市绿道,逐步建成覆盖全域、城绿融合的城市公园体系,打造现代城市公园典范。
而作为鹊山生态文化区的一期项目,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是起步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打造“无界园博”“永续园博”的重要载体,也是济南保护传承弘扬济水—黄河文化的重要体现。
电视塔、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标性建筑也在同步推进实施。
项目一期建成后,不仅将成为起步区首座大型城市公园,为周边开发地块提供优质生态配套,还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观光游憩、文化娱乐和商务休闲体验,助力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成为济南黄河北岸新城的生态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