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
为充分展示2024年济南市聚焦聚力“项目深化年”丰硕成果,全面展望2025年提速加力“项目提升年”强大动能,2月10日下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邀请济南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介绍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济南计划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强化设备更新项目常态化储备,2025年共储备设备更新项目148个。
13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
“在2023年‘项目突破年’、2024年‘项目深化年’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将2025年确定为‘项目提升年’,充分体现了全市上下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发布会上,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圣焱说。
记者了解到,2024年,济南持续在项目建设上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131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176.1亿元,投资完成率131.5%;4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835.2亿元,投资完成率125.7%,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朱圣焱表示,2025年,为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济南将狠抓项目谋划策划,计划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狠抓项目要素保障,统筹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根据项目成熟情况、工艺流程、投资计划、建设进度确定供地规模,保障省市重点产业类项目需求;狠抓项目推进服务,针对每一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逐个制作甘特图,建立台账。
此外,朱圣焱介绍,目前,济南全市共有13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071.2亿元。其中,省重大项目43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92个。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总投资1.14万亿元;准备类项目50个,总投资376.6亿元。实施类项目中,重大产业类项目224个、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67个、重大民生保障类项目96个、房地产类项目113个。
加速抢占空天信息新赛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南市抢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风口期,截至2024年底,济南全市空天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元,较2023年增长12%。“2024年,济南编制完成《济南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明确全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重点及产业布局。”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杨兴才说。
据悉,2025年,济南将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塑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加快推动空天信息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星箭智造、航空器制造、空天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聚焦重点、精准招商,吸引大院大所、头部企业来济布局发展。推动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壮大空天产业基金群。编制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强化低空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以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核心,谋划招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项目和企业,加快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山东未来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力推进国家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和已获批的省级新兴(未来)产业集群建设。
此外,济南也将推动钢铁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与宝武战略合作,将莱芜—钢城打造为全省绿色智慧钢铁产业集聚区和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基地。围绕比亚迪、重汽、弗迪电池等龙头企业,定向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计划投资约289亿元助力设备更新
“两新”工作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对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发布会上,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波介绍,2024年,济南30个设备更新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资金额度约5.67亿元,重点支持工业、环境基础设施、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等领域。“经测算,国债资金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可以带动各类设备更新超2000台套。”
赵波表示,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济南市将按照最新政策要求,强化设备更新项目常态化储备,2025年共储备设备更新项目148个,总投资约289亿元。
此外,2025年,济南还将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合作共赢格局。
推进济南都市圈互联互通,以济南都市圈为核心,通过济青发展轴带外延辐射,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促进资源高效流动。争取济南(莱芜)至临沂、德州至商河铁路、滨州(东营)至淄博至莱芜铁路、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京沪二通道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指导长清、章丘、莱芜、济阳、商河等5个区县加快实施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积极争创国家试点。
切实增强能源保障,确保“聊热入济”南线于2025年采暖季前建成投产、北线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1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