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通讯员 王帅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济南将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健全产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抓好岗位开发和用工保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两会期间,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延学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今年将通过完善就业政策体系、优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等多重举措,全力抓好就业第一民生,服务保障项目提升年。
去年城镇新增就业21.59万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局。
宁延学表示,2024年,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构建“四个对接”工作机制,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重点群体、培训机构和市场资源,全力拓岗位、摸需求、提技能、促匹配,推动就业工作提质提效,城镇新增就业21.59万人,济南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我们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化调整‘济南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40条(2024版)’,制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15项措施,落实发放高校毕业生吸纳就业、社保、见习等补贴8880.4万元、惠及毕业生2.01万人。”宁延学告诉记者。
据介绍,2024年,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组织“选择济南•共赢未来”驻济高校系列双选会70场,提供岗位信息51.1万个。并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帮扶就业1.48万人,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7万个。
与此同时,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突出抓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聚焦主导产业、重点领域用工需求,建成全省首个公益性技能培训线上平台,推出智能制造、家政养老等50余个课程,探索“企业提单、机构接单、劳动者选单”技能培训模式,推动技术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0.5万人次,高质量完成16万人次的民生实事任务。
“我们延续实施了部分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举措,为5.6万家企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3.23亿元。开展先进制造业就业支撑行动,成立用工服务专员队伍,及时帮助比亚迪、重汽等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0万个,为推进项目落地达产、企业增能扩产提供了有力要素保障。”宁延学说道。
今年将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超1.5万个
政府工作报告对产业就业协同联动、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技能培训等作出安排部署。
对此,宁延学表示,2025年,该局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和“项目提升年”要求,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为加快推进强省会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出台济南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同联动,着力抓好岗位开发和用工保障。”宁延学表示,济南将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今年12月31日,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岗位。
据介绍,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在今年持续优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依托驻济高校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开发就业见习计划岗位1.5万个,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攻坚行动,举办“选择济南•共赢未来”等驻济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形成衔接校内校外、助力成长成才的服务支撑体系。开展“四个对接”精准服务,深化“社区微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特别是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切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试点,打造扩就业、促消费的重要载体。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5万个以上,兜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接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高标准建设运营黄河流域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链条式、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吸引集聚大学生来济创新创业。深化山东博士(后)国际创新创业园建设,依托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力引进博士(后)人才项目,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广阔平台。建强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构建综合示范园引领带动、专业留创园协同支撑的发展格局,支持海外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创业街区,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我们还将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主导产业、重点领域,实施‘技耀泉城’培训工程,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组建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技能人才发展联盟,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让劳动者增技增值增收。”宁延学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