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2024年,济南市5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施检验检查结果跨市、跨机构互认共享。在全国率先实现生育补贴“掌上”自主申报。省内率先实现在手机端进行老年人健康监管评估,年均服务150余万人次。省内率先发布电子预防接种证,已申领20余万人。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疗31万次,诊断规范率提高到85.9%……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作用的再次凸显。
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启用,提升了东部城区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去年年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启用,强化了起步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投入运行,护航东部城区育龄妇女健康福祉。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康养综合楼、市第五人民医院北院区康养中心启用,助推济南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健康济南建设也离不开诊疗水平的提升。获批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3个、国家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2个,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和培育单位各1个,落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硕果不断,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济南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助推宏济堂等3家济南本土中药企业在横琴、澳门注册,取得境外药品上市许可29种。随着中医药文化周的举办,中医药文化在创新性发展中推广传承,作为扁鹊故里的济南,“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氛围持续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