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2024年,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济南生态环保“铁军”突出队伍建设,找准特色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鼓励引导企业合法经营,2024年1月7日,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织开展了工业企业物料堆场非现场执法。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非现场的情况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解析,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同时利用智慧生态黄河平台与企业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实时推送问题、反馈整改、线上办理,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过去一年,突出数智赋能,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开展大数据分析研判,这样的“无感”执法场景时常发生。强化技术手段运用,通过多源数据分析,优化线索筛选,精准发现问题,精准确定对象、范围。积极构建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的多源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建立“线索排查—问题核实—调查处置—整改反馈”闭环机制,2024年济南市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1.41%、同比增加13.8个百分点。同时,严格落实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使用和管理办法,加强智慧监管系统使用,开展“互联网+”监管执法,实行全员、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执法。积极帮助违法企业加快环境信用修复,问题整改由现场审核变为“云端审核”,提高修复效率,进一步压减现场检查频次。
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利用“空天地”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完善“卫片比对识别+无人机核实+违法行为现场查处”机制,建立全市工业企业物料堆场定期非现场排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对违法问题依法依规处理,加大点对点指导帮扶力度,鼓励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