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济南市政协常委邵莉:聚力打造“港产城”融合核心区, 加快建设“四港三区”枢纽新城

2025-01-13 09:46: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刘东宁

 

“济南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应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门户和枢纽功能及集聚辐射带动作用。”1月12日,济南市政协常委、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邵莉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济南应发挥“空、铁、公、水”四港集聚优势,以巩固大通道、打造大口岸、带动大物流、服务大产业为发展主线,促进“四港联动”,推动“三区协同”,助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

邵莉介绍说,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东客站、董家铁路货运枢纽、小清河济南港“四港”集聚在城市东北部半径10公里范围内,国内少有;“四港”所在的临空经济区、东客站片区和董家郭店片区是城市重要的潜力发展空间。

邵莉建议,济南应按照“建港、聚流、引产、塑城”的发展路径,以“空、铁、公、水”枢纽为动力源,依托临空经济区、东客站片区和董家郭店片区,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聚力打造三个各有侧重、现代化、国际范的“港产城”融合核心区,推进枢纽、产业与城市互促联动发展。

一是“港产”融合,先期重点打造国际空港城核心区。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国际空港城。面向黄河、联动起步区、毗邻小清河,选址生态优越和空间充足地区规划建设核心区,以机场二期扩建、打造4F级国际机场为契机,发挥“港区+口岸+综保+自贸”资源集聚优势,打造集国际交往、跨境贸易、航空配套服务等于一体,开放融合、智慧生态的枢纽自贸岛,塑造展现现代化省会形象的“城市门户、空中之窗”。

二是“产城”融合,打造国际陆港城核心区。在董家郭店片区建设国际陆港城。依托董家铁路货运枢纽,打造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和中欧班列山东集结中心,创建中欧班列枢纽城市。依托临港开发区产业物流园区和陆港大厦规划建设核心区,重点发展口岸服务、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外向型经济,联动发展高端装备智造、供应链贸易等陆港偏好型产业,完善提升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支撑,打造“产贸运一体化”核心区。

三是“站城”融合,打造高铁枢纽城核心区。在王舍人片区建设高铁枢纽城。加快完善东客站南广场及龙脊河两侧核心区,理顺东站周边进出交通组织,强化交通接驳能力,加快形成城市门户形象,吸引集聚国际化、区域化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议会展、商服旅居等高铁偏好型产业功能,将“交通流量”变“经济留量”,打造“站商居一体化”复合型城市次中心。

邵莉指出,目前,“四港三区”涉及历城、高新、章丘三个辖区管理以及市城投、市轨道、市城建等多平台建设运营,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管理割裂、机制不一等问题,四港不联动、三区不协同,集聚优势无法发挥,大规模、高能级平台难以形成。

对此,邵莉建议要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及建设指挥部,提级管理,相关各区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抓好落实。创新平台运营管理模式,探索“管委会+平台企业+专业企业”管理模式,构建职责清晰、运行流畅的管理体制。同时制定土地熟化、利益分配、招商引资、奖惩考核等相关配套政策,有序推进核心区落地实施,加快建设“四港三区”枢纽新城。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