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历下:向着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疾步向前

2025-01-10 10:20:5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1月9日上午,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历下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福涛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的一年,历下区百万奋斗者披星赶月、踔厉奋发,在竞逐中冲在前、在挑战中争先锋,绘就出浓墨重彩新画卷。再出发,胸怀凌云志,关山更峥嵘。2025年,历下区将抢抓重大机遇,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以奋进之姿扛牢使命担当,以拼搏之为赢得发展新机,以攻坚之志广积发展后劲,继续在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综合实力全市领先

世界500强项目纷纷落地

刚刚过去的2024年,历下区坚定扛牢使命担当、积极抢抓发展新机、广泛积蓄发展后劲、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省前列。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在高基数下保持了高质量增长,为稳住全市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明府城片区焕彩蝶变,百花洲精彩亮相,多次登上央视新闻;中央商务区领峰崛起,众多世界500强项目、金融总部纷纷落地;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不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项目深化年”走深走实,文博西等谋划多年的项目破冰破局,中央商务区西片区、北片区征迁全面清零,储备292个、975亿元策划项目,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重点产业提档升级,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余家,汇聚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超350家,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过半,全省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凸显;总部经济蓬勃发展,新认定市级以上总部企业7家,总量突破60家、全市占比超四分之一,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重点企业支撑能力更加强劲,罗森等世界500强项目先后落地,招强引优项目到资额居全市首位,净增“四上”企业数量全市第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200强重点纳税企业包联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线上+线下”立体帮办服务模式,全区市场主体增至15.3万户。

与此同时,数字生态建设、科创金融改革、司法改革等一批创新改革事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发展成果惠及了更多老百姓的生活,勇夺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十六连冠”,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位列市辖区第一。

今年继续走在前、作表率

将谋划筹备200个大项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历下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历下区将以全市“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心无旁骛抓项目、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紧盯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力实施经济量质齐升、项目建设提升、创新发展支撑、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动,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社会民生、安全稳定三项保障,不断开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继续在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重点抓项目建设,积极抢抓国家重磅政策机遇,再谋划筹备200个、总投资80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进文博西、东郊饭店等片区征收拆迁,推动73个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重点抓产业升级,持续巩固全省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壮大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提升消费品质,做优高端商贸。聚焦山东历下经开区,做好片区“2+N”产业布局规划和用地规划调整,加快高端载体建设和新优项目落地,完善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吸引更多行业龙头,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重点抓改革创新,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科创金融改革、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颗粒度”更细的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巩固“招商服务年”成果、提升服务质效,大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腰部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重点抓民生改善,下“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尽心竭力为全区83万居民提供更加温馨暖心的公共服务,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居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激发创新活力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历下区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着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广阔平台,不断深挖创新思路、深化校地合作,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重点实验室11家,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19亿元,创新氛围不断浓厚,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25年,历下区将坚决树立锐意突破的创新意识,当好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支撑行动,加快实现以创新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个性化、特色化信贷产品,加大“高企贷”“齐鲁科研贷”等科创专属金融产品推广力度,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0家。重点支持中铁十四局、中建八局、中创软件等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实施“揭榜挂帅”协同攻关,发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带动作用,促进高校院所与辖区企业精准对接,落地更多校地合作项目。

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等高端平台,打造“历下好成果”交易品牌,完善“成果储备—专家决策—服务落地”全流程转化机制,建立清单化科技成果储备库,力争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亿元,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高质量科技人才平台建设,围绕全市“1+N”项目孵化矩阵,提升科技金融大厦、丽山细胞产业园、济南(历下)国际人才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引才育才效能,高标准策划海右人才节系列活动,继续做好“引才图谱”发布,不断扩大科技领域“引才朋友圈”,打造“近悦远来”的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抢抓经开区发展机遇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历下区对于更高层级、更为广阔发展平台的需求愈发迫切。经过近些年的持续努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2024年11月,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总规划面积335.48公顷,包含长岭山片区和星河工业园两个区块,有效弥补了历下欠缺工业项目落位发展空间的短板。目前,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常态化推进经开区各方面工作。

下一步,历下区将全力抢抓历史机遇,举全区之力,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各项经开区筹建工作落地,全力推动企业创新、产业向新,把经开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加快修订完善经开区总体发展规划,围绕“2+N”产业布局,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深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研究谋划落地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等“N”个未来产业,同步推进片区用地规划调整,释放更多产业发展空间。

以产业规模“千亩百亿”为目标,加快长岭智谷等重点载体建设,全力推动华为山东区域总部尽快落地,组建片区产业发展基金,完善研发平台、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吸引科创资本、高端人才向经开区集聚。

高度关注亩均效益、投资产出和未来潜力,细化产业发展具体赛道,形成产业招商图谱,开展靶向招商。重点对接智能制造行业龙头,吸引“灯塔工厂”等更多优质项目企业入驻,全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片区竞争力,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上下游完善的产业集聚新高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