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作为我国唯一一座岳渎交汇、黄河下游两岸发展的省会城市,以泰山、黄河为生态本底构筑“大济南”的空间框架,首次开展全域10244平方公里的全要素空间统筹与设计。近日,《济南市总体城市设计修编》(以下简称《设计》)公示,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在总体城市设计上,拟以“山泉湖河城、岳渎齐鲁风、鹊华新画卷”为总体目标,构建“一山、一河、一轴、多廊、多片”的市域特色空间格局。
构筑市域特色空间格局
根据《设计》,在市域空间城市设计上,秉持“山河定泉城、枢轴承文脉、六彩焕城乡”,重点保护与凸显泰山、黄河、长城、泉水等核心价值资源,构建“一山、一河、一轴、多廊、多片”的市域特色空间格局。其中,“一山”为泰山北麓生态区,“一河”为黄河生态风貌带,“一轴”为“山水圣人”文化轴,“多廊”为山谷、河流等形成的生态廊道,“多片”为多元特色城乡风貌分区。
“山河定泉城”构建“通达山河、多廊多点”的山河格局,以泰山为生态绿心、黄河为生态主轴,全方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生态资源构建以南北走向为主导、东西走向为辅助的生态廊道。同时,对济西湿地、白云湖、雪野湖等重要的生态节点进行有效连通与融合,形成山河联动的完整生态系统网络,营造享青山、营河湖、品清泉的山河体验。
“枢轴承文脉”以“聚点成核、轴廊链接”的文化骨架,加强城子崖、灵岩寺、胶济铁路等重要核心节点和片区的保护利用,通过廊带串联由点及面,构建全面立体的文化空间传承展示体系。以南北文化轴的生态文化资源为本底,打造“行走山河、品鉴齐鲁”的文化游径。依托泰山和齐长城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塑造“引寺连关、文旅融合”的文化脊脉。“一轴承文脉、五廊连多片、多带串多点”,其中一轴为“山水圣人”文化轴,五廊为黄河——小清河文化廊等,多带为长清百里御道等,多点为大辛庄遗址、锦阳关等。
“六彩焕城乡”构建“分区引导,特色提炼”的风貌体系,其中六类分区包括泉城都市风貌区、魅力城镇风貌区、都市田园镇村风貌区、沿黄秀美镇村风貌区、低山丘陵镇村风貌区、平原农耕镇村风貌区;十大场景包括提炼“鹊华秋色、黄河圣境”“千年冶都、汶河之源”等最具特色的场景展现泉城山水人文景观的多样性。
中心城区百里轴带引领
济南市山水自然景观与城市深度融合,城市依山水之势而建,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正逐步转向以黄河为轴带、鹊华为绿核的组团式发展格局,有序拓展城市空间。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格局以“轴带引领、三心聚核、双环八楔、八廊十城”为定位,其中,以泉城特色风貌轴、泉城时代风貌轴、黄河生态风貌带为“轴带引领”,以历史之心、现代之心、未来之心、鹊华生态核为“三心聚核”,以活力内环、休闲外环、八片绿楔为“双环八楔”,以经十路、黄河大道、小清河等城市景观廊及十多个城市组团构成“八廊十城”。
具体来看,泉城特色风貌轴、泉城时代风貌轴、黄河生态风貌带,在中心城区内各长约百里(50千米左右),作为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轴带,承载着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等核心功能,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以古城、CBD、大桥为中心,推动高品质公共空间建设,围绕鹊华生态绿核,促进城绿空间高质量发展。
一条文化轴,山水织华章。泉城特色风貌轴轴线由原千佛山到黄河的尺度,扩展至玉函山至黄河北部郊野,沿轴分段包括岳、南城、古城、北湖、大桥、田园六段特色城市空间。
一条时代轴,半卷城建史。泉城时代风貌轴沿烟台路、经四路、解放路、经十路打造一条东西轴风貌体验路径,提升沿线建筑风貌。结合沿轴轨道和绿道,快慢衔接,打通步行断点。
一条生态带,鹊华绘新篇。黄河生态风貌带打造黄河下游湿地群生态保护示范区,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走廊;打造黄河-泉城-泰山中华文旅目的地,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客厅;打造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高地,城河一体、两岸协同风貌品质典范;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集中展示区。
秀出济南“泉城范、烟火气”
济南市中心城区传承了历史上“城即园林”的特点,山水入城、城绿交融。通过构建“环、楔、廊、园”交织的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各级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连接,实现城市空间与绿色生态空间的高效融合与互动。
以“双环”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内环增绿提质,激活城市空间,通过增绿提质激活城市空间活力,聚焦公园品质提升和生态空间互联互通。依托二环西路和东绕城高速等城市道路沿线(300—500米范围内的)各类公园、绿道、开敞空间进行构建,统筹建设。外环绿色韧性、修复郊野空间,通过韧绿护城,融合城绿空间,聚焦3千米—5千米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修复和郊野公园建设,打造绿色休闲生态空间,保护自然资源,提供生态屏障。
同时,以美里湖绿楔、党家绿楔、董家绿楔、四港绿楔、南山绿楔、孙村绿楔、崔寨绿楔、桑梓店绿楔等八楔,全域渗透引绿入城,扩大临绿空间,将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兼有景观游憩和生态保育功能。
此外,在中心城区尺度上,划分城市组团,引导城市风貌。其中,中部历史之城突出“古今交融、泉城风韵”,东部现代之城突出“现代活力、繁华都会”,北部未来之城突出“未来科创、田园城市”。以56条历史化街巷、30条活力商业街巷、14条景观休闲街巷,展示济南的“泉城范、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