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实习生 沈李天祺
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获悉,为推进自然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引导公众广泛参与自然教育事业,济南印发《2024自然教育基础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2024年定为自然教育基础年,依托独特的“山泉湖河城”风貌特色,统筹全市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科普场馆等各类资源,凝聚广泛多元的自然教育社会力量,充分挖掘人文历史底蕴和区域品牌特色,初步建设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打造“自然泉城”生态文化品牌,提升济南市生态文化软实力。
所谓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参与体验为主要方式,引导人们认知和欣赏自然、理解和认同自然、尊重并保护自然,最终达到实现人的自我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济南市自然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市内部分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城市公园已经开始自然教育建设探索,打造自然教育科普场馆、自然教育解说系统,推进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进行相关人员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品牌建设滞后,区域特色仍需进一步挖掘等问题。
《方案》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在保护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自然教育场所的生态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自然教育利用方式和强度,通过编制全市自然教育规划、开展自然教育导师培训、自然教育观察径或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森林生态安全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生态文化宣导等措施推动自然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方案》中提到的自然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自然游戏等,还将研发一系列自然教育特色课程,如珍稀植物认知、地貌与地质考察、湿地生态教育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需求的人群。
按照《方案》规定,2024年将建设自然教育观察径或自然教育基地30个,在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济南动物园、济南植物园等地建设自然书屋3处,研发10套自然教育课程等。在30个自然教育场所开展不少于60项自然教育活动,打造“自然泉城”生态文化品牌,创建“自然教育+”模式,促进公众参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