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翔天
近年来,济南公交集团正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中,让每一辆公交车化身为流动的道德讲堂。不少市民从中受益并表示,该举措让他们在出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提升了他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使济南公交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
创新传播手段
打造公交“家文化”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化。”济南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军表示,我们充分利用公交车厢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将传统文化精华植入其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通过实地走访,记者发现在公交车厢内,济南公交集团精心设计了公交论语宣传牌。这些宣传牌不仅选取了《论语》中的名句原文,还配以释义和感悟,石军介绍说:“我们的目的是让市民乘客在乘坐公交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融入日常生活,济南公交集团立足实践、立足生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打造了具有公交特色的“家文化”,通过内部研究和探讨,最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公交行业的特点相结合,济南公交集团以《论语》等经典文化为基础,结合公交行业实际,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家味”“家教”“家风”的打造。
据了解,济南公交集团流动道德课堂近年来关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职工提供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例如,在新式公交场站的建设中,他们集驾驶员放松休息、民生服务、市民候车、阅读就餐、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不少职工表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树立榜样力量
传递向善正能量
在打造流动道德课堂的过程中,济南公交集团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激发广大公交职工和市民乘客学习榜样、争做好人的热情。济南公交集团牢牢抓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穿、结合、转化等关键环节,着力把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有形化、生活化、大众化,在认真汲取《论语》中精神滋养和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了“日行一善、及时行善、与人为善、崇德向善”的公交“善”文化。这种文化理念不仅成为公交职工的行为准则,也影响了广大市民乘客的价值观念。
在打造流动道德课堂的过程中,济南公交集团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还注重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济南公交集团打造流动道德课堂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系列举措,让不少市民从中受益,有市民表示,此类举措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道德文明素养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经典融入生活、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