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打造"最强城市大脑",济南城市数字化转型新成果

2023-09-02 09:44:3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9月1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数字济南创新引领”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介绍数字济南总门户和济南市“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应用场景建设的相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获悉,济南城市数字化转型又迎新成果,数字济南总门户、济南市“一网统揽”平台正式上线启用。

数字济南总门户启用

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玮介绍,数字济南总门户是集成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各项基础支撑能力、各项重点建设任务、各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综合性门户。目前,总门户集成了社保、养老、金融、公积金等领域的170余个数字化转型成果,汇聚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80余项重点任务,全量实时监测建设进展,实现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有力监督、精准评价的平台支撑效能。

总门户建立两个支撑体系。一是建立基础设施体系,集成“云、网、端”数字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可观、可管、可感。其中,通过“数据中心运营分析”页面,可以实时监测全市数据中心、行业节点、标准机架建设数量,以及在绿色节能、数据支撑等方面的应用效能。二是建立共性支撑体系,全量接入全市数据、视频、CIM、AI算法、物联感知、融合通信等支撑平台,为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提供通用“工具箱”。

此外,总门户还部署了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今年,济南市大数据局征集了169个有创新、效果好的数字化应用案例,再从中遴选30余个具有济南特色、应用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强的应用场景,初步搭建了济南“明星应用场景”库,统一接入数字济南总门户,作为济南市数字化改革的成果并进行集中展示和应用。“目前,数字济南总门户已具备运行条件,已正式上线启用。”王玮说。

“一网统揽”平台上线

济南市高标准推进“一网统揽”市级平台建设,构建省市县一体、高效协同的全济南市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体系和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基本达成“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的建设目标。王玮介绍,“目前,济南市‘一网统揽’平台已搭建经济运行、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20个专题应用,创新性建设了‘指标体系运行平台’和‘泉城的一天’应用场景,已具备运行条件,现在正式上线启用。”

据了解,目前,“指标平台”已横向整合发改、工信、审批、卫健、民营等45个部门,涵盖决策指标1400多项,接入实时系统140多个,汇聚数据54000多条,在直观展现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模型、自主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数据分析研判,将分析结果及重要指标数据通过“一网统揽”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

“泉城的一天”是按照“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建设的济南城市生命体征系统,通过选取指标平台各专题应用的动态更新数据,以时间节点为刻数,实时监测1400多项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了解泉城各时段运行情况,把控泉城当天全貌。目前,“泉城的一天”已建成交通运行、生态环境、政务服务等城市运行重点场景,通过日常监测、科学把脉、精准预警等功能,对城市数字体征进行智慧“体检”,准确掌握城市运行的“呼吸”“脉搏”“体温”,做到问题提前发现、主动处置。

【聚焦】

2分钟!线上赔付“快捷通道”打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济南打通了医保商保线上赔付“快捷通道”,普通健康保险平均赔付时间由10余天压缩到1天,最快赔付时间为2分钟。

济南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彭鑫说,为切实方便群众的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济南市医保局联合大数据局深入调研,发挥医保个人信息授权查询使用国家试点城市的先行优势,依托济南市政务云和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了“政保通”医保商保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了医保商保线上赔付“快捷通道”,持续推进医保数据共享和赋能经办服务的有效衔接。

从具体流程上来说,参保人出院时完成基本医保的即时报销后,如果有商业健康保险理赔需求,可以通过手机端“济南医保”小程序,线上查询到个人医保报销的详细信息,并将数据授权给指定的商业保险机构查询使用。商业保险机构通过“政保通”平台获取到数据后,即可直接用于参保人的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有效减轻了群众线下多方复印资料,医院、保险机构多次跑腿的烦恼,商保理赔效率大幅提升。

特别是去年济南市上线国家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后,又进一步优化了数据流通环节,依托区块链、电子认证等技术强化个人授权,加强了数据共享的全流程监管。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完成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等9家主流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系统对接,实现了广大参保群众商业保险的无纸化线上快速结算,普通健康保险平均赔付时间由10余天压缩到1天,最快赔付时间为2分钟。

刷脸!老年人即享长者助餐服务

济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孔彬表示,自2020年开始,济南市民政局就会同多部门联合推进了长者助餐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济南市已建成城区助餐站点550处、农村助餐站点2040处。近四年时间,各类城乡助餐站点已累计提供助餐服务近3000万人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老年人就近就便用餐需求。为推进实施好这项服务,济南制定了相对立体的补贴政策。既有对站点建设的一次性补贴,也有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分类补贴,还有根据站点服务人次的流量奖补,较好发挥了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叠加效应。

为给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济南市民政局也积极搭上全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平台,借助数据赋能和应用场景开发,为老年人日常用餐提供了技术支持,老年人在各站点“刷脸”就可享受“一站式”便捷服务。依托全市数字政府数据整合的优势,民政部门在市大数据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专门建立了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大数据库,可以实时共享公安、人社、卫健等部门的相关数据,通过后台大数据挖掘、分析、判断,对老年人基本情况、身份类别都有了准确界定。依托济南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专门开发建立了全市统一的长者助餐服务支持系统。经民政部门备案的全部助餐点都接入这一系统,老年人通过人脸识别等信息化手段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站点“刷脸”用餐,系统可以直接静默认证,不需要老人提供任何证明材料,做到了“数据多跑腿,老人得便利”。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