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金立红
2月2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加快重大科创项目建设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介绍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获悉,2022年,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位列第36位,相较2021年提升了21个位次。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表示,2023年,市科技局将积极争取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实施“揭榜挂帅”,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10项。
百强名单中位列第36位
“2022年,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位列第36位,相较2021年提升了21个位次。”会上,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说道。
陈西武介绍,2022年,济南市科技局多措并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14.52亿元,同比增长28%,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新增省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300家。
除此之外,部分关键指标保持强劲增长,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306.7亿元,同比增长15.5%;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8%,高于全省0.34个百分点;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8.6亿元,增速13.2%,高出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集聚落地一批重磅项目
目前,济南市已落地“中科系”科研院所15家,集聚科研人员超2000人。
2022年,济南加快建设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参与研发并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泉城省实验室、微生态生物医学、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等3家省实验室组建了由院士等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70余个,论证启动项目150余个,引进储备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新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累计达112家,新备案市重点实验室97家,国家、省、市三级实验室体系初见雏形。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3/S4试验卫星,济南成为国内首个完成了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AMS数据中心跻身全球第三,粒子物理和热科学科研团队初步形成。山河超级计算平台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存储系统位列当前全球超算IO500榜单榜首。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文博表示,2023年,市科技局将全力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落地院所工程建设,依托“中科系”落地项目,再集聚落地一批中字头、国字号重磅项目,打造“研究院经济”。持续激发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活力,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碳中和、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力争推动发行3-4只专项子基金落户科创城。
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据统计,2022年,济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613家,同比增长31%,占全省总量的21%,入库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700家,同比增长30%以上,占全省总量的22%左右,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2022年,济南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23项,争取省级财政经费2.42亿元,获批项目和争取资金数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刘德志表示,2023年,市科技局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科创企业梯次培育“架桥铺路”,实施“一对一”服务保证企业申报质量,为科创企业认定“保驾护航”。
支持企业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介创新成果展示、拓宽融资贷款渠道,为科创企业成长“强筋壮骨”。
大力实施“揭榜挂帅”
2022年,济南打破地域和体制限制,鼓励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2022年共有15项需求纳入榜单,市级财政资金投入164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6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为项目研发提供综合授信43.8亿元。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高冬梅表示,2023年,济南市科技局将继续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力争突破5-10项关键核心技术。
紧密结合济南市“十四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研究布局设立“揭榜挂帅”政府榜单。立足解决济南市重点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等问题,论证凝练产生“关键技术攻关类”榜单。主动征集济南市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建议,经评审面向全国发榜征集解决方案,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依托济南科技金融大厦,2022年,济南市科技局打造济南“1+6+N”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41家签约驻济高校院所提供成果转化服务,全年挂牌各类成果项目1908宗,挂牌金额23.29亿元,成交金额8.11亿元。高质量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成功举办绿色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沿黄九省节水节能领域科研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完善“新高校20条”政策体系,新支持项目129项,推动驻济高校开展重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