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济南161个重点交通项目按下“快捷键”,完成投资660亿元(资料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在2023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济南市将着力融入服务重大战略,加快增强省会引领带动力,将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等,处处都与济南交通运输业息息相关。据济南市政协委员,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殿军介绍,在2022年,济南市铁、陆、空、地、水全面发力,161个重点交通项目按下“快捷键”,完成投资660亿元,同比增长15%。
今年交通完成投资660亿元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殿军表示,2022年,济南市铁、陆、空、地、水全面发力,161个重点交通项目按下“快捷键”,完成投资660亿元,同比增长15%,投资完成额全省领先,充分发挥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兜底拉动作用。
“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建设,今年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0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411公里,直达全国254个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228公里,“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构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66公里,双向六车道占比达到67.7%;济南黄河凤凰大桥建成通车,全市跨黄通道已达15处。
新建城市道路252.5公里,累计建成4794.2公里,其中快速路127.5公里,主干路2097.7公里,次干路978公里,支路及以下1591公里;全市综合管廊里程达104公里。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成环成网,一期运营线路3条,总长84.1公里,二期159.6公里线路全面开工,2025年建成后,轨道交通线路总规模可达到243.7公里。
开通国内航线181条,国际航线27条,通达国内外116个城市。济南机场二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2026年底建成后,飞行等级升至4F最高等级,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的运输需求。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段)24.34公里航道、济南港(主城港区、章丘港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23年6月具备通航条件,开启通江达海时代。
1小时通勤圈将形成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曹殿军表示,要坚持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思路目标,牢记“引领城市发展、服务人民出行,打造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开路先锋”这一使命,扎实推进“规划、建设、运营、服务、治理、创新、招商”七项重点工作。
要适度超前,建设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要“在行动上冲锋在前、能力上适度超前、发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领”,济南交通坚持打头阵、闯新路、立新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力争到2025年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初步建成,“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县县双高速、户户硬化路”,初步建成“123”客运通达网(省会经济圈内城市1小时通达、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和“123”物流网(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初步建成市域、市区两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主城区15分钟、建制镇30分钟进高、快速路。
同时,济南要继续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推进交通运输智慧化升级;推进交通运输数字政府部门建设,搭建济南市综合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和开放应用机制;构建交通运输“新基建”网络;推动客货运输服务智慧化,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数字化。通过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联网一体化运行,加大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创新应用,提高数字交通建设水平。
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2023年济南市将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坚持把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总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在交通方面,曹殿军介绍,2022年,济南交通收获四项国家级荣誉。其中,济南市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提高公交供给能力,改善公众出行体验,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构建完善综合运输服务网络,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出行城市”。
通过综合货运枢纽项目、集疏运项目、设备更新和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获得中央、省直接奖补资金18亿元,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以发展城市绿色货运为主题,建成高效绿色、集约智能的服务体系,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并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打造开放惠民、安全高效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成功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未来,济南交通运输行业还将持续推动建设绿色集约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机场,推进小清河复航生态航道建养工程。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低能耗交通方式,强化交通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快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应用,推广应用高能效、低排放的交通运输装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