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时光飞逝,2023年的日历只剩下薄薄的几页。
有人说,你可以撕掉日历,但却抹不掉时间留下的记忆。对于济南人大来说,这一年太多事难以忘怀,从民生实事到民主立法,从监督行动到代表履职,济南人大始终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坚守使命履职尽责,为“强省会”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回望这一年,济南人大的故事点点滴滴汇成星河。一幕幕为民奋进的生动画面,是回忆,是激励,更是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为民立法”
我们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对于生活在济南的人来说,地铁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变,显而易见。当你坐上一班地铁,惬意地享受便利通行的时候,是否想过一条地铁线路从立项、到开工、到运营,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
这背后便有济南人大的“贡献”。
今年12月1日,《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济南首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济南被誉为“泉城”,泉水则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可触碰的底线。
基于此,济南人大在审议修改《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过程中,把“优先保泉”贯穿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各个环节。
地铁是民生工程,核心目的是保障市民乘客出行便利。除了“保泉护泉”,上述《条例》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便是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公益性公用事业,将运营管理的侧重点由“管理”转到“服务”上。
说到民生工程,停车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解决停车难、停车乱?济南人大从长远大局推进立法,对立法题目作出适时改变,由初审的《济南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调整为通过的《济南市停车条例》。
从“停车场”到“停车”,看似简单的一字之差,背后是济南人大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拳拳之心。
在立法过程中,济南人大广泛听取民意,并召开立法听证会,听取10名陈述人的针对性意见建议,真正做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这些都是济南人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缩影。
立法是人大的重要职责。过去一年,济南人大着力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把立法与济南市实际结合起来开展相关工作。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坚持人民至上,出台《关于加强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
——明晰审管权责边界,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立足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实际,制定《济南市行政审批与监督管理协同联动规定》;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领域立法已是时代的召唤。适时对《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进行初审,制定《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法律法规不但要“立”,亦需要有“改”有“废”。废止《济南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济南市市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5件法规……
全年组织立法相关会议40多次、征求意见建议1200多条开展;新增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向各民主党派征求立法意见;办理完成全国人大、省人大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11件……
这组数据给人最大的感受便是——2023年“济南人大”一直奔跑在立法之路上。
“为民谋利”
询问者:四大主导产业处于什么发展水平?
应询者: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询问者: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应询者:设立工业强市专项资金池,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规范管理。
……
12月20日,济南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全市工业强市战略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并首次设置了企业提问环节,以助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一问一答,问到了发展痛处,答出了使命担当。当然,专题询问始于“问”,但绝不应止于“答”。济南市副市长谢堃现场表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将主动接受监督,以更实的思路举措,推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专题询问是一种很有力度的人大监督方式,是从人大的角度督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济南人大致力于专题询问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询问人、询问形式上,还体现在与人大立法、监督履职相结合上。2023年,济南人大还安排了两次专题询问,一次是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另一次是数字经济发展,次数是历年最多,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透过这三个题目,可以窥见济南人大全年的工作思路:一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是围绕解决民生实事。
说到济南发展大局,就不得不提“建设强省会”这个目标。年初,济南将全年定为“项目突破年”,力争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走在前。沿着时间的坐标回望,济南几乎每一天都是开足马力的状态。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济南人大的监督工作做到了更精准、更有力、更有效。比如听取审议招商引资情况报告,强调围绕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的招引;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不够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等方面问题,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一起寻求解决途径。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工业强市”的推进。济南人大对轻骑、小鸭、九阳、康巴丝等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组织召开民营中小企业座谈会,到广州、东莞、深圳三地考察学习并形成报告,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基础。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济南人大时时记在心上。
2023年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的入学高峰年,“上好学”是群众所需所盼。为此,听取审议城乡教育一体化报告,推动全市共完成补充学位近四万个、教师2400多名,第一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再比如针对停车难题,开展专题询问提出意见建议,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市民对停车的合理需求。
推行智慧停车服务、30分钟限时停车免费、机关事业等单位应当向社会开放专用停车场、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42条……
这些实实在在的监督成绩,济南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
“为民代言”
“儿女工作单位离家远,白天就我们老两口在家,年纪大了,出行不便,中午吃饭是个大问题”。今年4月,在市中区舜玉路街道开展的“我的近邻是代表”活动现场,家住舜函社区的王大爷提出了自己的难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们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经过多方协调,该社区“长者配餐”服务上线,老人们按时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
“只有与群众面对面,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人大代表要近距离听取社情民意,高效实在地为群众办好实事。”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说。
作为市中区打造的人大代表品牌,“我的近邻是代表”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已开展活动5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20余条。
“两个联系”,即国家机关要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人大代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做好自身建设、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济南人大把深化“双联”提升工作作为落实“两个联系”的具体抓手。
了解一下济南人大“双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健全规范580多个代表工作站,6000多名五级代表全部进站,“专业特色工作站”“我的近邻是代表”“迷你人代会”“代表来了”等品牌,走进了群众心里;258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走进机关,察看工作运行情况;邀请人大代表200多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征求意见建议800多条;推进代表工作“数字化”,搭建代表联系群众的“网上工作站”,群众扫描二维码可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代表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处理,实现代表全天候履职……
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济南人大的“心血”。
回望立春前夕,“工作提升年”的号角声,犹在耳边。一年来,济南人大的足迹已踏雪留痕。
推进书香人大建设,推进智慧人大建设,建成济南人大文史馆,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跟着济南人大的足迹走过2023年,“全方位提升”这个词不时映入脑海,这是他们过去一年最真实的写照。
2023年已近尾声,2024年正疾驰而来。
实干拼搏者总是迈着疾驰的步伐,才将2023放下心头,济南人大又已将2024摆上案头。
明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济南人大一直致力于讲好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密码”;新年将至,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等,这些又已写入济南人大的“蓝皮书”……
奋进中的济南人大,明年的“故事”必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