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减税降费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大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轨道交通二期6条线路全面启动……1月8日,济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公布2021年济南经济“成绩单”。
新增减税降费10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破千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济南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稳中向好、量质齐升。有效落实全省四批“六稳”“六保”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新增减税降费100亿元。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7.8万人。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60.5亿元,3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济南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改革热度指数排名省会城市第1位,营商环境评价居全国第9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45万户。成立全国首个省会城市市级企业服务中心,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市属企业整合重组成效明显,完成混改项目25个。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济南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150家。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增长273.2%,中欧班列开行突破700列,跨境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力抓好双招双引,成功举办中国企业论坛、亚信金融峰会、进博会济南专题推介活动、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等高端活动。高标准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8位。
起步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
过去一年,济南全力推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百里生态风貌带初见成效,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永久落户。坚决保障黄河安澜,成功应对黄河36年来最大秋汛。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自获批以来,济南市推动起步区建设跑出“加速度”,“1+4+16+N”规划体系基本确立,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通车,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等7大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功能明显增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累计推出改革创新举措480项,形成制度性成果150余项,新增注册企业1.3万家。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济南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加快建设,3家省实验室挂牌落地,“中科系”院所达15家,“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攻克物联网安全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超算中心智能计算等三大系统上线运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
济南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12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深入推进,四大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凯傲叉车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山东“第一芯”—8英寸高功率半导体顺利通线,“济南造”首列地铁列车下线,顺利完成全年技改“双千工程”。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20家,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累计建成5G基站2.7万个,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5%,获批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新能源换电试点城市。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17家,金融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优良天数比例大幅提升
当选“东亚文化之都”
过去一年,济南“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加速构建。济南机场新国际厅建成投用,3条高速铁路、5条高速公路同时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实现换乘、二期6条线路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深化,40余万件城市家具实现一体化综合保洁。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120个,农地入市实现突破。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立山东碳市场服务中心,入选全国首批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
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济南大力实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大专项整治行动”,PM2.5浓度同比改善率、优良天数比例大幅提升。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2万吨,小清河水质再创新高,重点泉群连续18年保持喷涌。建成各类公园122个,500平方米以上公园数量超过1000个。
济南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22件为民办实事圆满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97所,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新增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491处,托育机构达到718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住院、门诊跨省联网结算和省内个人账户“一卡通行”全覆盖,医疗保障待遇稳步提升。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城子崖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此外,济南还提前完成中央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任务目标,建成棚改安置房3.5万套,改造老旧小区62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75万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