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金立红
崔寨村是菏泽东明县武胜桥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东明县城的东北方向。持续多天的降雨让这个村子的土地泥泞不堪,受灾最严重的是成熟的玉米等农作物。
10月9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赶到村中。在成片的正在抢收的玉米地中,村干部吴爱云说,“现在已经抢收了六成以上的玉米,多亏了镇上派下来挖掘机和抽水泵挖沟排水,不然这些粮食就全泡在水里了。”
挖沟排水
10月9日上午,东明,天气凉爽,正是吴爱云所说的“干活最合适的时间”。55岁的吴爱云在崔寨村当了26年的村干部,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知晓。站在村北的马路边望向玉米地,还是能看到地里有不少的积水,村民穿着黑色雨靴踩在泥泞的地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
几天前,这里的情况更为严重。“沟满河平”,在去往村子的路上,出租车司机这样形容前几天的崔寨。他坦言,自己已经四十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田地中大量的积水严重影响到秋收,武胜桥镇派出挖掘机和抽水泵帮助各个村子解决问题。其中,崔寨被分到1台大型挖掘机,7台小型挖掘机及几十个抽水泵。“挖掘机来了就好办了,他们白天晚上不停地在开工。”吴爱云向记者描述,整整四天时间,挖掘机将村中12条水沟挖深挖宽,抽水泵再配合着将田地里的水抽到水沟里,“挖掘机师傅们轮流开工,从早上开始干,有时候干到第二天,天都亮了。”眼见着,动工后的沟渠比之前宽了深了,河水顺流而下向北一直流到洙赵新河。
“你让村民自己雇挖掘机,那不现实,多亏了镇上给想办法弄来挖掘机,不然村民自己真是没办法。”吴爱云介绍,崔寨有两千一百口人,三千多亩土地,目前六成以上的玉米都已经收到了家里。
村民的“自救”
6年前,村民郑永军承包了位于崔寨村北部的75亩田地。六年来,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恶劣的情况。“好些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了。”郑永军叹了口气,“今年的收成至少缩水一半。”往年秋收时,他租好联合收割机,两天就能将所有的庄稼收回家,可如今积水导致玉米地泥泞不堪,收割机无法下地作业,只能靠人工钻进玉米地,将玉米掰下来,再一袋子一袋子运到路边,用三轮车拉回家。
郑永军与妻子两人忙不过来,从村里雇了8个女工,她们长衣长裤,戴着手套、口罩和草帽,“这样不容易被秸秆划伤”。记者注意到,几位女工的雨靴外面还包了一层布料,对此,她们热心地告诉记者,“裹了布以后,不容易粘泥。”她们家中种植的玉米较少,已全部收回家里,所以出来帮人掰玉米挣些钱。一个女工一天大概能掰三分地的玉米,一天工资为150元,而往年,联合收割机收完一亩地仅需花费50元。
土地泥泞,空手走进去脚尚且陷进污泥拔不出来,更何况背上装满玉米的编织袋,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为此,郑永军买了100张工地常用的竹胶板铺在来回行走的路上。装好的玉米放进小推车,车的两轮刚好压在分开放置的两张竹胶板上,顺着竹胶板铺成的一条小路,郑永军双脚踩实,将一袋又一袋的玉米运到停放在路边的三轮车上,等三轮车装满便拉回家,如此反复。
全家齐上阵
除了竹胶板铺成的路,还有些村民将砍下来的玉米秸秆一层层铺在玉米地里,背上装满玉米的编织袋,穿着沾满泥污的雨靴走出了一条秋收的路。20岁的崔铭友是山东工程职业学院大三的学生,最近他实习结束,留在家中帮着父母将玉米收回家,掰玉米、装袋、扛玉米,这样不断重复的工作他已经干了半个月。
“家里的地太多了,他们忙不过来。”崔铭友卸下肩上的一袋玉米,他戴着一顶草帽,上身穿了一件迷彩外套,脚上蹬着和父母一样的黑色雨靴。“一开始受不了,但是我不干的话,父母更辛苦,现在慢慢习惯了,就是肩膀疼。”崔铭友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揉了揉自己的右肩。这些天,为了分担父母的压力,他一直抢着扛玉米,这让几乎没干过体力活的他有些吃不消。
“工作的时候朝九晚六,回到家里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些天来,崔铭友和父母一起,每天早上七点多到地里干活,晚上七点多再回家。“以前有时间就看看电脑,刷刷手机,下了班还会打打游戏,现在干完活回到家累得只想睡觉。”崔铭友回忆,他小时候也被父母带到过田地里,但只是在田地里玩耍,“没想到这么辛苦”。
崔铭友感慨,经历过这场秋收后,他更能明白节约粮食的意义。“在外面,一碗饭吃不完的话,我就会想到这次掰玉米有多累,肯定是吃多少点多少,不会为了面子点很多菜。”几句感慨后,崔铭友跟上父亲的脚步,顺着踩踏过无数次的“秸秆路”走进了玉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