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姚曼 通讯员 高曼娟
冬季天干物燥,居民用火用电迎来高峰,火灾风险也随之攀升。近日,济南市章丘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宣传员携手社区网格员与志愿者,走进居民家中,开展了一场以“安全用火用电 共筑平安暖冬”为主题的消防科普活动,将实用的防火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清理楼道隐患,打通“生命通道”
在章丘某社区一单元楼内,宣传员和网格员刚进门就注意到,楼道口停放了十多辆电动自行车,不仅影响通行,更挡住了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之路。尽管墙上贴着醒目的警示标识,物业也多次劝导清理,但车辆“回潮”现象仍时有发生。
“我们每天一早都组织清理,可往往下午就又停满了。”小区物业王经理坦言,不少居民虽然口头答应配合,但习惯难改,物业也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
在一些老旧小区,类似问题更为复杂。除了电动车乱停放,还有居民堆放废旧纸箱、塑料瓶等易燃物,甚至从楼上拉出“飞线”充电,甚至在楼前支起炉子烧水做饭。宣传员王广与网格员、志愿者一边协助清理,一边向来往群众耐心解释:“这些杂物见火就着,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后30秒内浓烟就能封堵楼道。安全面前,可不能图一时方便。”
入户讲解细节,把安全知识带回家
相比于楼道里的显性问题,居民家中的火灾隐患往往更为隐蔽。在独居的张大爷家,网格员掀开茶几上的防尘布,发现一个插线板上同时插着电视、电水壶、加湿器等多个电器,插头已经发热。另一户居民家,湿毛巾搭在通电的蚊香器上,灶台边还堆着食用油桶……
“大功率电器不能共用一个插线板,湿衣物更不能靠近电器!”消防宣传员当场指出风险,并与网格员、志愿者协助整理线路,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每走访一户,他们都会送上一本图文并茂的《冬季用火用电安全手册》,结合真实火灾案例,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述家庭防火的重要性。
“以前总觉得火灾那都是新闻里的事,离咱远着呢!这一听才明白,家里那些坏习惯,那就是在‘养’火老虎啊,太吓人了!”张大爷感慨道。
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火灾高风险群体,章丘消防还与社区共同建立“一人一档”关怀机制,推动物业加强日常巡查,并在电梯、公告栏张贴提示。同时,通过业主群定期推送消防短视频,提醒居民警惕卧床吸烟、杂物堆积等问题。
揪出家中“隐形火源”,学会科学自救
“电器线路老化、充电器不拔、燃气软管破损、全封闭防盗窗、取暖设备使用不当......这些都是冬季家庭的‘隐形火源’。”在社区广场的宣讲点,王广借助实物模型,向居民一一讲解。
他特别指出,不少家庭安装的全封闭防盗窗,火灾时可能成为“逃生障碍”,建议更换为可开启式防盗窗。此外,“湿毛巾捂鼻”并不是万能的,家中最好配备防烟面罩、灭火器等专业器材。
现场,宣传员还演示了灭火器“提、拔、握、压”的使用方法,并提醒大家将其放在客厅、卧室门口等易于取用的位置。他强调,火灾中要牢记“小火快跑、浓烟关门”的原则:火势小可尝试扑救,一旦失控应立即撤离,离开时注意关紧房门,以阻隔烟气扩散。如果楼道已被浓烟封锁,应迅速退回有窗户的房间,用湿布封堵门缝,并持续泼水为房门降温。
“高楼层千万不要盲目跳楼。”王广补充说,应优先选择无烟或烟气较少的楼道向下撤离,若下方无法通行,则退回房间紧闭房门,用湿毛巾塞紧门缝,在窗口挥动鲜艳衣物求救,冷静等待救援。低楼层也应优先使用逃生绳、缓降器等设备,跳楼是万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王广表示,下一步,消防与社区网格力量将持续联动,聚焦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通过“宣讲+排查+帮扶”相结合的方式,筑牢冬季家庭“防火墙”,让群众温暖过冬、平安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