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立冬已过,寒意渐浓,2025—2026年采暖季正式供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济南市重要热源保障力量,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电集团早已按下备战“加速键”,从“储煤保供”到“设备体检”,从“人员备战”到“管网巡检”,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全面落地,当前热电集团各热源点均已进入热态调试阶段,拉满温暖“提前量”,护航泉城百姓温暖过冬。
“暖”为先
各热源点进入热态调试阶段
当前,济南热电集团各热源点已全面从主、辅设施送电试转和冷态调试工作转入热态调试阶段,提温待命状态拉满。新增热源动能同步就位,燃煤替代项目领秀城隔压站、腊山隔压站、浆水泉隔压站均已进入热态调试,浆水泉热源厂“煤改气”已送气调试;长清电厂调试升温,迎来供热首秀;济阳项目成功并网,为今冬供暖注入新动力。
早部署、全保障,前置部署是织密热源“安全网”的扎实底气。为确保今冬供热安全平稳运行,济南热电集团将备战工作前置,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原则,围绕“全厂零非停”、主设备“非停受控”目标,管控风险点、提升薄弱点,重点梳理各热源点的锅炉、汽机、环保及电气系统,制定年度技改检修计划,定期调度推进实施,48项技改检修项目、1157项常规自检项目已于9月底前全部完工。
既保温暖也守绿色,环保与燃料“双保障”同步夯实。结合燃料计划,热电集团已全力做好供暖“口粮”采储供保障工作,保证库存满足30天用煤需求。根据负荷需求,将对燃料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严守污染物排放底线,坚决杜绝“日超标”、严格管控“时超标”,固废从产生、贮存到综合利用的全周期数字化管控。
“热”满格
设备严阵以待保障稳定高效
走进济南热电各分公司厂区,机器的嗡鸣与巡检人员的脚步交织成冲刺“交响曲”。早在9月初,集团调度体系便全面就位,针对转岗人员开展专项培训,确保“人到、岗熟、设备熟”。目前,所有运行人员均已全员到岗、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热态调试筑牢人力保障。
在北郊热电分公司,调度中心内调度员正密切监控着大屏幕上的供热管线温度和换热站运行情况,通过实时调控管网流量,确保热态调试的稳定进行;巡检人员手持扳手逐个检查管道阀门的密封性,时不时俯身观察压力表指针变化,细致调试机组设备,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用对讲机协调各项事宜。截至目前,分公司6台锅炉均已完成热态调试,具备随时升温条件。
“智”守护
护航“石热入济”优质运维
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工程是济南市重点打造的民生和环保项目,将采暖季稳定清洁热源源源不断地从泰安引入济南,对于实现燃煤替代、保障民生供热以及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眼下,各站点及管网已处于热调试阶段,#0、3、4泵站均已投入运行,水质置换、管网巡检等重点工作正有序推进。各泵站分工明确、协同发力:#0中继泵站聚焦石热长输管网侧补水保压核心任务,#4中继能源站与其他热源点联动,承担城区侧补水保压职责,#3中继能源站则以“中转站”身份双线发力,既可为长输管网补水,也能为城区管网补给。“长输管网如同供热‘大动脉’,水质管控不松懈,全力为供热‘血管’补充充足‘血液’,”工作人员介绍,分公司严格对标执行标准,每日检测水质关键指标,同步完成站内设备调试。
同时,数智赋能巡检,为供热动脉筑牢高效安全防线。西部分公司创新采用管网巡检“人工+无人机”双模式全覆盖,每日巡检里程约100公里。人工重点排查杆塔部件完整性、金具锈蚀、绝缘子状态及管道泄漏、阀门启闭等隐患;无人机可自动定位报警信号,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至“济南长输无人机管理平台”,实现管网情况动态监测,确保正式供暖时,热源顺畅输送至城区各个角落,让远途而来的温暖“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