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济南“百佳社团”名单公布,解锁校园生活N种可能

2025-09-11 10:25: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近日,济南市教育局公布了济南市“百佳社团”遴选结果,经过专家集中评审,共有100家社团脱颖而出。文艺、体育、公益……100个社团代表了100份热爱和成长,他们有的挑灯钻研,只为让机械臂精准抓起一片树叶,有的带着青春活力,让街舞团的地板震起节奏,学生们把热爱扎进土壤,让青春的花长出了千万种形状。

推动吕剧文化传承与创新

非遗工艺与现代美育碰撞出火花

济南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丰园春”吕剧艺术团是丰奥嘉园小学深耕美育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成立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艺术团建设,聘请专业吕剧教师指导,开设系统训练课程,从唱腔、身段到表演细节层层打磨,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感受吕剧的独特魅力。艺术团不仅在校内定期开展汇报演出,还积极参与高新区、济南市和国家级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先后表演《吕剧儿歌对唱》《马大宝喝醉了酒》《说济南道济南》等经典选段,以稚嫩却专业的演绎赢得了业内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该校领导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艺术团培养体系,持续推动吕剧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学生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中提升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济南高新区科航路学校掐丝珐琅彩社团自成立以来,以掐丝珐琅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育相结合,通过系统化课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社团活动不仅注重技法的传授,更强调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学生作品多次在省市级艺术展评中获奖,展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学校坚持“五育并举”,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为掐丝珐琅彩社团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支持和师资保障。

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深受人们喜爱。济南十一中面艺塑梦工作坊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将这一古老艺术在校园内发扬光大。工作坊成员们通过一双巧手,将普通的面团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形象,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学校将艺术团的培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将艺术团建设作为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在政策引领、经费保障、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将艺术团打造成美育特色和品牌。面艺塑梦工作坊的成立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面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提升工作坊成员的面塑技艺,济南十一中特邀面塑非遗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在面塑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工作坊成员迅速成长,不仅掌握了面塑的基本技法,更在创作思路和艺术表现力上有了质的飞跃。学校艺术教师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将面塑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面塑教学模式。

足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血脉

“小跳绳”也能跳出“大世界”

济南市天桥区云世界实验小学“云志”足球社团成立于2017年,学校将足球运动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从顶层设计到教学落地,从赛事搭建到成果展示,社团构建了“长远规划+完善课程+专业师资”的全链条高品质发展体系,让足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血脉,助力每一位队员在绿茵场上实现成长蜕变。

为保障社团稳步发展,学校筑牢三大根基:一是锚定足球特色方向,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成立专项小组,制定涵盖教学、训练、竞赛、安全的管理方案,细化每学期计划;二是通过“校内培养+校外引进”双轨模式,组建专业师资团队,为队员提供科学系统指导;三是依托“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优势,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场地维护、器材更新与赛事支持,以完善设施为队员搭建逐梦平台。

在社团教学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针对低年级队员,设计运球接力、控球寻宝、颠球大赛等趣味活动,在游戏中播撒热爱足球的种子;面向中高年级队员,聚焦传接球配合、攻防技术训练与小型对抗实战,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培养队员的战术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并从社团中选拔优秀队员组成校队,成立3人制、5人制、8人制男、女足球队,围绕运控球技术、战术理论、体能素质与比赛心理开展高强度特训,助力队员实现从“爱好者”到“小球员”的进阶。

凭借科学的培养模式与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云志”足球社团屡创佳绩:2019年夺得“鲁能杯”全国少儿邀请赛冠军,2024年斩获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山东省“塞克杯”少儿足球大会冠军,2022年获山东省少儿足球联赛亚军,2023年获济南市中足协邀请赛冠军,7次获得天桥区足球联赛冠军。

在历城区彩石中心小学,有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意无限的队伍——“绳彩荣耀”花样跳绳社团。社团自2020年成立以来,秉承“以绳养德、以绳启智、以绳健体、以绳立美”的核心理念,将传统跳绳玩出新高度,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社团35名成员来自一至六年级,在科学系统的训练中,从单摇跳、双摇跳等基础动作,到交互绳、花样组合等高阶技巧,孩子们如海绵吸水般快速成长。独创的“五个一”训练模式与“五个相结合”育人体系,让跳绳不仅是运动,更成为培养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坚韧品格的舞台。

“绳彩荣耀”用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2022年全国跳绳联赛中,斩获6项冠军、6项亚军;2023年跻身全国小学体育“优秀案例100强”;2024年山东省跳绳大赛狂揽11金6银7铜;连续四年蝉联济南市跳绳比赛特等奖,2025荣获中国城市青少年跳绳公开赛3分钟“8”字跳绳第一名……王亚飞、孙瑞婕等队员更以30秒单摇跳、同步花样等项目的惊艳表现,成为全国跳绳赛场的“小明星”。社团还受邀参与历城区全民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创编的“绳纵韵律绳彩飞扬”大课间成为区域标杆,赢得广泛赞誉。

厚植科创沃土激发创新力量

激发、塑造、锻炼学生思维

历城二中早在2008开始打造科创教育名片,2009年成立“图灵机器人社团”。社团形成了涵盖机器人创意制作、综合技能、编程应用等内容多维融合;指向兴趣激发、基础普及、探究实践、赛事提升等多线并进的课程架构以及“知、行、合、创”的实践模式。“知”即与时俱进知技术、夯实基础知逻辑。“行”即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激励学生“组团”亲历从设计、搭建到编程和测试的全过程。“合”即在课程与活动中,始终注重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团队共进。“创”即更注重创新思维培养,把激发、塑造、锻炼思维贯穿始终。

近年来,社团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中高中组3人荣获一等奖;初中组获一等奖。2021年起,连续四年参加NOC全国总决赛,高中组共获得过三次全国一等奖,初中组获得过四次,其中多名同学荣获NOC最高奖项“恩欧希创新发明奖”。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总决赛中,高中组先后两次获全国金奖,初中组获全国一等奖。

济南市济阳区新元学校“空天研究院”主要教学方向为编程无人机和编程机器人,而航模制作与飞行、四旋翼飞行和机器人搭建是学习以上内容的重要基础。历经6年教学与研究,学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目前,已有“无人机和航模”固定指导教师4人,“机器人”固定指导教师3人。

学校向学生科普航空航天知识,引导学生自行制作各类航空航天模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指导学生学习四旋翼飞行、基础调试和简单维修,学习制作、调试、飞行、维修和改进设计各类固定翼飞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实践中体会自我成就感。学校以Scratch基础编程为教学切入点,逐步引领学生利用程序控制单架或多架无人机随音乐节奏在空中进行“灯光秀”展演,搭建并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以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思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