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近日,一位白发苍苍、行动迟缓的老人走进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尽管老人的家人反复劝说“寄封信就行”,老人却执意要亲手完成这个“迟到”的心愿。“我这几年身体不好,不能远行,可我心里面又一直记挂着这个事情,我必须要亲自把信送来。”在信笺中,年逾七旬的老人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段暖心故事,并对天桥法院的工作表达了由衷感谢。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打破了刘奶奶平静的生活。本应安享晚年的她,却因伤情特殊性陷入多重困境,反复的司法鉴定结果差异、行动不便的困扰、对公正的迫切期盼,让这位花甲老人一度陷入焦虑。正当刘奶奶一筹莫展之际,天桥法院干警王斌主动接过“接力棒”。面对老人困惑的眼神,他以“如我在鉴”的心态迅速投入工作,工作结束的他在下班之后,加班加点地查阅刘奶奶病历,以及大量的资料,多次咨询医院专家……从医学文献的细微处到鉴定标准的尺度把握,他以“抽丝剥茧”的严谨态度,最终发现伤情评估的关键矛盾点。当王斌把详细的数据对比和医学依据耐心细致地讲解给刘奶奶时,盘旋在刘奶奶头顶上的愁云终于慢慢散去。
“司法鉴定不是冰冷的数字堆砌,而是需要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尖上。”王斌在事后总结中这样说道。这位有着十几年司法鉴定工作经验的“老兵”,始终秉持“办案不能只看一面”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