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柯 实习生 张熙桐 王志浩
7月8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济南市历下区贯彻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成效做法介绍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筹划在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建设历下软件产业集聚区,目前正与国家级智库机构合作开展全方位论证研究,全力打造高端软件产业新高地。
去年历下区软件产业
规模达800亿元
发布会上,济南市历下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赵治文表示,近年来,历下区围绕济南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要求,先后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山东省质量强区、科技创新强区,产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去年济南市历下区软件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在现代医药产业方面,济南市历下区加快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特色前沿产业,建成高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细胞CDMO和公共实验平台,引进了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吸引60家优质企业入驻发展。
济南市历下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去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2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超过10%。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连年下降,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22年增加12天。
济南市历下区累计建成5G基站近8000个,实现5G网络信号深度覆盖。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中小企业1.4万余家;华为“三个创新中心”为350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应用国产化移植验证;“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1.7亿,为600余家接入企业提供数据可信存证、通信链授权、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
去年,济南市历下区高新技术企业达756家,市级以上各类重点实验室89家,省技术创新中心11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4家,累计招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家、“瞪羚”企业7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9亿元,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17.6%。
着力减少融资成本
切实为企业“松绑”
赵治文表示,济南市历下区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围绕三方面工作,继续在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全面落实常态化领导包挂,“一企一策”服务好全区各类企业,探索成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持续深化科创金融改革,着力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切实为企业“松绑”。引导鼓励单项赛道头部企业和潜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承接“揭榜挂帅”攻关任务,着力培育更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成长型企业,全年计划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20家。
围绕“2+2”产业布局,瞄准独角兽、科创类头部企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开展靶向招商。强化龙头引领,做好服务保障,加快推动中兴高达、新华三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定向招引配套企业、生态伙伴入驻园区,加快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紧紧围绕历下经开区这一核心片区,瞄准现代医药、电子信息两大重点产业,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软件两个细分方向,通过本地资源导入、腰部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招引等多角度发力,加快实现空间布局和产业链资源集聚。
今年以来完成
工业投资超11亿元
历下经开区作为历下区贯彻落实济南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核心抓手,自去年11月获批以来,为推动济南工业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晓刚介绍,历下经开区确定现代医药、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软件两大特色方向,前瞻布局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现代化科创高地。
据悉,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济南筹划在历下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建设历下软件产业集聚区,目前正与国家级智库机构合作开展全方位论证研究,全力打造高端软件产业新高地。
济南市历下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旭刚介绍,近三年,济南市历下区工业总产值持续提升,三年平均增速超过10%,2022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2023年以来,积极为辖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为企业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今年以来,济南市历下区完成工业投资11.14亿元,同比增长79.2%;完成制造业投资6.77亿元,同比增长59.9%;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亿元,同比增长41.5%,三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市。深入落实项目谋划储备机制,新策划工业和技改项目6个,总投资8.8亿元,全年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