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土地权属纠葛二十余年 两万元地上物补偿款归谁?

2025-07-03 11:21:3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田梦姚 王站辉

 

同村两户村民因土地权属问题纠葛二十余年,也因这件陈年旧事,存于村委会账户的两万元地上物补偿款迟迟无法认领。近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郭店法庭李军团队将两家矛盾通过调解方式妥善解决。这背后,是一场跨越二十余年的土地纠纷圆满化解的暖心故事。

1999年4月3日,刘某与村委会签订《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承包2.8亩土地,承包期至2029年4月9日。2007年,村委会进行土地调整,将刘某土地中的0.73亩划给同村村民宋某,然而刘某不同意该调整方案,也未在方案上签字。自此,刘、宋两家因土地权属问题产生纠纷,隔阂长达二十余年。后来,这块土地被国家征用,因两家存在纠纷,两万元地上物补偿款一直留存于村委会账户。其后,刘某及其配偶相继离世。2025年2月28日,刘某的六个子女将宋某告上法庭。

郭店法庭李军法官团队受理案件后,迅速开展调解工作。刘某的子女认为父亲未签字,土地调整方案无效,宋某耕种属于无权占有;宋某却觉得土地已经村委会调整,理应归自己所有,还对刘某一家多年的阻挠行为心怀不满。得知被起诉后,宋某态度消极抵触,一度拒绝调解。

李军深知,土地关乎农民根本利益,两家的矛盾若不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物质利益,还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他多次通过电话调解,却收效甚微。为彻底化解纠纷,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李军决定进行现场调解。2025年6月11日,双方到庭。调解过程中,李军采用“背靠背”的方式,从法律规定和风土人情出发,为双方剖析案情、释法明理。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双方终于放下成见,达成调解协议:两万元地上物补偿款两家各一万元,从此两家二十多年的矛盾就此化解,重归于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