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春末夏初的槐荫,腊山河流水潺潺,两岸绿草如茵,一院四馆(山东省会大剧院、济南市图书馆、济南市美术馆、济南市文化馆、山东省科技馆)与黄河金带、济西湿地遥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生态长卷。
比这春色更抢眼的,是槐荫区掀起的一轮“招才引智风暴”,5月14日,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才聚槐荫·职等你来”系列校园招聘会首站走进山东管理学院,向莘莘学子发出青春之约。
提供优质岗位1000余个
14日,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才聚槐荫·职等你来”系列校园招聘会首站在山东管理学院举行。商务区50余家涵盖人力资源、医养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用人单位赴校园开展企业宣讲、现场招聘,精准对接毕业生需求,向学子们发出“来槐荫,创未来”的诚挚邀约。据悉,本次招聘会共发布优质岗位1000余个,活动现场吸引山东管理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女子学院等10余所高校学生参与,首战告捷,实现引才行动“开门红”。
本次招聘会是商务区搭建高校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实质性拓展,招聘会现场企业来自于商务区9大京沪系楼宇及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其中,依托于京沪科创大厦的保利中科创新广场作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的关键载体,由保利集团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合作打造,可容纳约300家科技企业入驻,是集多种业态的科创产业综合体,凭借优质营商环境与高质量服务脱颖而出。此外,济南金宏通钢管有限公司、山东省循证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致煜医疗(山东)有限公司、济南鸿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汉启律师事务所、山东开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狐百付(济南)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枫糖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优秀企业展位前排起了长队,各招聘企业人事专员和求职学生们围绕岗位需求、职业发展路径、薪资待遇等方面内容面对面交流。就业部门还带来了职业推荐、就业培训等政策咨询服务,助力毕业生们更好择业。
槐荫区发展的“黄金支点”
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选择一座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
槐荫区——济南的西大门,是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交汇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从1904年济南自主开埠,到2008年京沪高铁开建;从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运营,到2023年济郑高铁贯通运营……一百多年来,槐荫区借铁路之利日新月异。
济南西站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槐荫区发展的“黄金支点”。依托这一优势,2024年,槐荫区提出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商务区瞄准“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定位,推动总部经济、医养健康、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业态集聚。
集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市内公交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为商务区与外界的信息共享、产业转移、人才流动、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吸附和供给能力提供充足保障。目前,商务区正式签约运营一批京沪系楼宇,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其中不乏央企国企等知名企业入驻,这也为商务区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性。
商务发展的新引擎
槐荫,以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优势,巧妙融合了现代速度与传统韵味,擘画出一幅繁华新篇,彰显出不可估量的潜力与魅力,快步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
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是槐荫区重点布局的“战场”之一,按下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商务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或区域分支机构入驻,通过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不仅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提升商务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商务影响力。同时,商务区着重发展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通过这些举措,正逐步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商务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济南“西兴”战略的核心支点,商务区逐步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支持体系。通过搭建高校大学生实践基地,推动校企合作,为槐荫区发展注入青年人才活力,也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赋能,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的举办地,山东管理学院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泉城济南,现有长清、历城两个校区,学校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数据资产质量评估首批试点高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