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李德营 吴开龙
“我们这是刮码、剪标正品,比专柜便宜。”很多消费者曾被这样的广告标识吸引,那么经营者擅自将商品外包装上的条形识别码、数字码或者防伪码等刮去进行销售,是否对生产厂家构成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七贤人民法庭卢娜审理了这样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原告宁波某生物工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某美发商行在淘宝开设的网络店铺中销售该公司洗发产品时,将商品瓶身上的二维码故意刮涂,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将某美发商行诉至法院。
都是“二维码”惹的祸
宁波某化妆品公司是第16599974号商标专用权人,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类洗发剂,化妆品等,随后将该商标转让给宁波某生物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该商标尚在注册有效期内。该公司在生产的商品洗发水上标注标识码用以识别追溯商品来源。
被告某美发商行在淘宝平台开设的网络店铺中销售标有第16599974号商标的洗发产品,某美发商行自供货商处购进该商品时,将商品条形识别码及数字码统一处理刮去。
2023年8月,赵某在某美发商行的淘宝店铺中发现上述洗发水包装盒正面上方的二维码以及商品瓶身正面上方的二维码被刮涂,以为该洗发水为“疑似假冒产品”,遂通过公证处进行了取证,后将某美发商行诉至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正品”也会侵权?
“我卖的是正品,我能侵权吗?”庭审中,某美发商行负责人一肚子委屈。
被告某美发商行辩称:案涉洗发商品是从第三人处购买的正品,商品外包装均为原厂生产,保留了生产厂家和商标品牌名称,并未侵犯原告的商标权,其刮码销售仅仅是为了保护代理商的个人信息,而且淘宝店铺产品详情介绍页已向消费者提示了是刮码销售,并未给原告和消费者造成任何损失,也未通过刮码销售获得任何不正当利益,难道销售“正品”也构成侵权吗?
为了证实自己销售的商品为正品,被告某美发商行提交了自己与第三人温某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以及付款截图,温某与案涉商品销售代理商王某的微信聊天记录、付款截图,王某与原告经营的公司签订的《产品区域代理合同》等证据,共同证明王某是涉案商品生产商宁波某生物工程公司在太原地区的代理商,被告某美发商行有案涉商品的合法来源。
原告认可《产品区域代理合同》的真实性,也认可王某是宁波某生物公司在太原地区的代理商。
销售“刮码”产品,构成不正当竞争
即便证实自己销售的产品为正品,被告就可以免责吗?
法院经审理认为:某美发商行提交的证据的确能够证明其销售的案涉洗发水,是向第三人温某购买所得,温某又是从宁波某生物工程公司在太原地区的代理商王某处所购买,具有合法来源。而且案涉洗发水外包装上均良好显示了生产厂家宁波某生物工程公司及“XX”牌洗发水的商标标识,因此某美发商行的销售行为并不构成侵犯原告商标专用权。
关于被告刮码销售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承办法官卢娜表示,应从保护经营者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结合市场诚信原则予以综合考量。
首先,被告刮码销售行为妨碍了经营者利用编码实现产品溯源和营销管控的体系和经营模式。虽然商标权利人为进行品牌管控,与其经销商就商品价格、销售渠道等进行了约定,属于内部管理问题,但是如果非经销商的其他经营者明知该二维码功能而故意违反,破坏了经营者的商品管控体系,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本案中,被告认可其刮涂二维码是为了保护涉案商品的区域代理商个人信息,是在明知涉案商品的销售管控体系中有区域性授权销售限制规定的情况下,仍然破坏商品二维码,妨碍了品牌方对商品的查验、管控功能,破坏了品牌方的商品管控体系。
其次,从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方面,二维码的功能在于查验商品是否属于正品、指示商品生产信息及经销流转信息等,刮码销售商品增加了消费者与品牌方的沟通成本,在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存在受损的可能性,会导致消费者对权利人产品质量及信誉产生质疑甚至贬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综上,被告的刮码销售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最终,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等规定,判决某美发商行向原告支付6000元的经济损失。
【法官释法】
诚信经营“一码归一码”
本案是一起将他人商品条形码、数字码去除后再将商品重新投入市场销售而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案件。
本案对于不正当性的认定着重从维护权利人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方面着手。实践中,品牌方为了管控自己商品的生产批次或者销售渠道,通常在包装上印有条形码、二维码、识别码等溯源信息。经营者为了逃避品牌方的监管,刮码销售行为有违诚信原则,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面对日益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制度,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更加需要提高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意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道路上走得更远。
法官提醒:自从中国网络电商崛起以来,国家出台多部法律法规整治网络电商环境,但目前网络上还充斥着大量商家在销售品牌食品、化妆品、服饰等商品时宣传进行了“刮码”“减标”处理,且价格往往比官方销售价格更低。很多消费者为了贪图便宜掉入不良商家的陷阱。产品的二维码具有辨别产品真伪、产品跟踪、产品验证和售后登记等诸多功能,商家可以由此溯源该产品的生产、运输、流通等环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也是商家提供售后服务的依据。去码行为使得商品真伪无法判断,假货趁机混入其中。切记购买了假货售后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