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吃糖画,捏荷花……在济南体验一整天的非遗有多快乐!

2024-01-23 14:04:4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两天,济南开展的非遗体验活动

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

他们是来自哈尔滨市的

“小东北虎”研学团

糖画、济南面塑

木版年画、竹马戏偶、皮影

等非遗项目深深吸引了“小东北虎”们

跟着雨小荷,一起走进济南非遗吧!

图源:济南市文化馆

 

济南市文化馆内

糖画艺术传承人

以勺作笔,以糖当墨

凝神静气,运腕走勺的画糖画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上前

体验糖画的制作过程

甜甜的麦芽糖瞬间变成生动的动物形象

大家高兴地将自己的作品举在面前

还时不时忍不住舔上几口

 

非遗小知识之济南糖画

糖画作为老济南的民间画种,是以糖为绘画原料,以一勺一铲为绘制工具而制成雅俗兼备的糖画工艺品。

它一方面重“雅”,不但造型多样,生动传神,而且线条曲折,细若游丝,有铁画之意趣。

另一方面重“俗”,糖画所用工具均源于日常生活,集食物与玩具于一体,且包含皮影、剪纸、木版年画等元素,是极具特色的街头艺术。

 

山东是面塑技艺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小东北虎”们的第二个体验项目

便是面塑技艺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上手

非遗传承人骆遂

以泉城荷花形象为例

精心指导孩子们用手中的工具

揉、捏、划、刻

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

创作出了充满童趣的荷花面塑作品

 

济南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面塑艺术分为“花供”和人物故事两大类题材。花供是人们在古老的祭祀习俗中制作的“供品”,具有仿真效果。如“寿桃”、“鸡鸭、果蔬”等。人物故事分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过海”“儒、佛、道人物”“仕女”等。戏曲人物如“桃园结义”“打金枝”等。现代人物如“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宇航员杨利伟”等。动物类如“十二生肖”等。面塑艺术因“塑”的功能,表现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有极强的表现力。

 

随后,孩子们还分别体验了

木版年画以及木偶戏两个项目

不仅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老济南文化

摄影:杨燕展2024年1月

 

莱芜木版年画市级传承人石桂利

以《祥龙》《孔融让梨》为例

亲身示范木版年画印制过程

并耐心讲解技艺技巧

孩子们体验了拓印步骤

纷纷表示

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非遗小知识之莱芜木版年画

莱芜木版年画源自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历经四代传承发展而不衰,为莱芜民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莱芜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内容包罗万象,精彩绝伦,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名作、市井百态、民俗风情等多个种类。

年画制作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兼用人工着色和彩色套版。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画稿、刻板、印刷、开相等五道工序;套色刻印亦有一套流程,分为看板、冲色、配胶、选纸、上料等八道程序。作品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强烈,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张幕布、两盏白炽灯、几位手艺人……

下午,小东北虎们

在魏家庄社区非遗传承基地

观看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

伴随着起伏的锣鼓声

戏中的角色仿佛被赋予了灵魂

时不时做出的高难度动作,栩栩如生

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看得目不转睛

精彩之处不禁鼓掌欢呼、连连叫好

 

济南皮影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遗”名录扩展项目,2011年,包括济南皮影在内的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处分支,起源于清代末期,自1918年被第一代传承人李克鳌带进济南起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表演声情并茂,由一人负责操作和说唱,一人负责伴奏。演唱初期采用和尚劝善念经的唱腔,后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五音戏、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戏曲音乐,形成了清新流畅的曲调。

“欢欢喜喜过大年”

今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织82家非遗研学基地开展

“泉润非遗--寒(暑)假非遗研学月”系列活动

这个寒假

一起体验非遗吧

 

来源 文旅济南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