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一座家庭博物馆——济南齐泉博物馆

2024-01-08 10:25:3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在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369号,76岁的济南市民崔兆森守护着一座家庭博物馆——济南齐泉博物馆,这里没有价值连城的文物,却藏着几代人的乡愁。

顺着楼梯向下,崔兆森拉亮地下室的照明灯,琳琅满目的老物件瞬间把人拉回旧时光。足足14505件藏品,从粮票、课本、老照片,到冰箱、电视、洗衣机,每一件都有一段故事。

它们承载着崔兆森一家三代人的家庭记忆,也见证着多年来百姓的家庭生活与城市的发展变迁。

一纸家书抵万金

崔兆森在一排摆满书信装订本的展柜前驻足,其中有与父亲、兄弟的往来问候,有与爱人的“鸿雁传书”,也有对女儿学业、工作的鼓励与叮嘱,一沓沓书信串联起一家三代曾经“纸短情长”的岁月。在他看来,这几十年中,通信事业的发展变革对这个家庭影响最深。

“在我小时候,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书信都是人们远距离沟通的主要方式,你看,字体是行书还是楷书,书信的格式如何,都有特定的规范。”回忆起与家人书信沟通的过往,崔兆森指着墙上一幅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书信说道。

年轻时,崔兆森还会帮亲友写信,也陆陆续续收到一些亲友的来信。但是真正开始进行书信收藏,是从1970年他参军入伍开始。由于在部队,崔兆森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与亲人、爱人沟通,聊表心意、唠唠家常。“那会儿信件之频繁,一年能攒下来好几十封,也是从那会儿开始,我有了留信的习惯,每年年底把它们装订成册,即使到上世纪90年代不常写信沟通了,也攒下来20多本。”在书信展柜里,20多册书信排列整齐,崔兆森还为每一册书信起了名字,来记录每一段岁月复杂而深刻的故事。

崔兆森说,那段书信通信的岁月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为“家书抵万金”。“那会儿寄一封信要经历漫长而繁琐的步骤,近一点的四五天能收到,再远一些的要在路上经历更长的时间,但是又很期待,所以这个过程真是幸福又煎熬,拆开信的那一刻,看着熟悉的字迹,确实是‘见信如面’。”回想那些年收到信的日子,崔兆森脸上不经意间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展柜里有一封特殊的信,是1999年12月3日崔兆森写给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的,谈及女儿近来遇到的问题,他在信中说,“走出国门,出国留学是你几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是梦寐以求的,一个人苦苦追求的目标一下子实现了,通常立马就会感到迷茫,对此不必顾虑太多,只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正打算寄出时,崔兆森得知妻子已经寄过去一封,“既然内容差不多,也就没有再寄的必要,我就把这封信收了起来。再后来国际长途资费逐年降低,电话取代了写信,这封未寄出的信就成了我家的最后一封信件。”

从“见字如面”到“隔空对话”

1995年大年初一,崔兆森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来拜年的。“这时候电话刚刚在普通百姓中普及,我家也装上了固定电话。”

20世纪90年代,部分单位用上了办公电话。直到90年代中后期,电话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家家有了电话,但‘电话拜年’依然是个新鲜事。只需要一个电话,几分钟,就能把新年的祝福与问候送到,免去了长途跋涉中的不便,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这简直是一种移风易俗式的变化。”崔兆森说。

几乎同一时间,“大哥大”流行,崔兆森斥巨资买来了自己的第一部“大哥大”。没过多久,BP机风靡一时,每当滴滴的声音响起,人们都纷纷看向腰间,四处寻找固定电话。“它的好处就是可以随身携带,但是它只能接收信号代码,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个代码本,翻找代码的含义,然后到附近的公用电话给对方回复。”崔兆森说。BP机克服了电话“固定”的局限性,让人们摆脱了电话线的牵绊,它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如同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将人们从“慢生活”状态,迅速切换到了“快节奏”的模式。

到了新世纪,崔兆森拥有了一台摩托罗拉手机,可以编辑发送30字以内的短信。“有了手机之后就流行在手机上发送拜年短信,没过几年又有了彩信,后来用上了智能手机,有了QQ、微博、微信,时代的发展非常迅速。”

几十年来,崔兆森一家通信方式的变化,见证着改革开放前后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从1G到5G,崔兆森一家实现了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的飞跃。这些年,时空的距离无限缩小,科学技术的变革力量无限放大。

如今,崔兆森用上了新款智能手机,关于家庭的记忆更多地留存在这块狭小却功能强大的手机屏幕里。曾经漂洋过海的书信、被淘汰的通信产品,被崔兆森小心翼翼地整理陈列出来,仔细标注的年代序列里被打上时代印记。

家庭博物馆里的时代记忆

“这里没有特别轰轰烈烈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生活的点滴回忆,它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社会生活变化的缩影,也是社会变革的一个切面。只希望人们看到这些藏品时,能够回想起来时的路,能知道今后要如何走下去。”2015年开始,齐泉博物馆开始对外公益性开放,同时接收馆里尚未收录的、具有年代故事的老物件。

近年来,齐泉博物馆承担起更多的社区活动、党建活动。2021年被济南市市中区评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每年,这里会迎来3000多人参观,人们在这里了解过往的岁月,找寻情感的归处。来这里参观的王先生说:“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家里也有,只是时过境迁,许多都没能保留下来,没想到都能在这里看到。”在这里,人们找到了过去的回忆,也有人深受触动,把带有自己回忆的老物件留在这座博物馆。

“从上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80年代的冰箱、电视、洗衣机,再到90年代的摩托车、录像机、电脑,科技的发展淘汰了许多老物件,也为年轻人带来更精彩多元的生活,见证着每一代人身上不同的时代特质与时代使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崔兆森也开始尝试接触新思潮、新风尚。他在微信上申请了自己的视频号,跟身边的朋友学习剪辑技术,用一种更“时髦”的方式收藏与记录着新时代的故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