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2023年终特刊】城市IP破圈,游客争相打卡济南

2023-12-23 09:31:1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在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背景下,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发展模式孕育着济南文旅发展的新机遇。文旅产业发展繁荣兴盛,旅游目的地效应不断凸显: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场景,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两创”表达塑造特色品牌,文化济南熠熠生辉……这一年,济南文旅市场亮点频现,“大流量”变身泉城“大留量”。人文底蕴与旅游特色共融,城市体验与游客需求共融,网红属性与长红举措共融……作为自带流量与热度的城市IP,“泉城济南”正以文旅加速度破圈共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擦亮泉城文化名片(资料图)

文化惠民

作为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亦是普惠百姓、增强其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有效之举。今年以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以群众需求、百姓满意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以泉城书房、泉城文化驿站等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这些“小而美”的空间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将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末梢延伸。2023年,济南新建泉城书房8家,截至目前,全市运行开放50家泉城书房。此外,“泉城文化驿站”建设是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2年启动的一项工作,驿站建设本着“政府主导、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提升效能”原则,着力于创新引导社区周边艺术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继首批28家泉城文化驿站成功运行后,今年又评选出43家第二批泉城文化驿站,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民办教育的双向奔赴。

而今,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已成为市民身边的书香阅读角、文化便民站、精神栖息地,普惠、实用的阅读服务亦成为书香泉城建设的根基。

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从供给侧发力,在增量提质上下功夫,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文化济南的城市气质。在坚持文旅惠民的同时,济南市也不断加大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力度,持续开展群众性小剧小戏“大擂台”、展演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群众文艺优秀作品创作评选调演。精准对接不同市民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济南市还着力加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育基层业余文艺团队,支持庄户剧团、民间艺术团体和个人参与文化惠民活动,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加的活动载体,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让文化活动根植群众、服务群众、快乐群众。

产业振兴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济南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城市软实力,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上谋新篇、开新局。

今年年初,济南出台促进文旅消费的若干措施,安排资金9100万元,从减免国有景区首道门票、启动入境旅游市场等多方面入手,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文旅消费。“超燃五一”“城市表白季”“城市美丽季”“涌动泉城·游泉打卡”“济南漫游季”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贯穿全年形成月月有活动,提升城市影响力。随着文旅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夜间消费场景走入大众视野。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各种“新夜态”下丰富多元的夜间生活,唤醒了济南夜的新活力。

为激发文旅消费,今年全市推动出台《济南市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创建3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着力打造“泉城夜八点”品牌。先后获评“中国夜间经济十佳城市”“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12月1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介绍了今年济南旅游市场的相关情况,2023年1-11月济南全市仅纳入监测的41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数量达到5922.5万人次,同比增长90.4%;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63.6%。

文旅产业大发展,离不开文旅项目强支撑。今年,一批好玩有趣的新项目、新体验接连“上新”。“十一”假期,明水古城正式开门营业。明水古城立足章丘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以百脉泉片区为中心,以“清照文化、泉水文化、儒商文化、铁匠文化”等元素为内涵,聚力打造“交通上人舟流转、建筑上村舍俨然、产业上农商辉映、生态上稻荷飘香、文化上古今交融”的泉水生态文化标志区,一开业便成为济南文旅新地标。

从泉水老街到山野清泉,从夜游趵突到画舫游船,从超然市集到明湖秀演艺……除新进项目,今年以来,“玩法”不断上新的济南,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以文旅产业为带动,绘就了诗和远方新画卷。

两创破壁

优秀传统文化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汇聚着能量与光芒。过去一年,济南也在奋力书写自己的答卷——深耕人文沃土,探索创新路径,尽最大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融合点,用现代语言、现代表达讲好“两创”故事,塑造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让文化济南熠熠生辉。

古为今用,最大地发挥历史文化遗存的普及传承作用,让更多人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文化“两创”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济南持续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先后完成孟氏古楼、五峰山洞真观古建筑群、云台寺——椎尊宝殿等文物修缮保护工程。此外,济南大力开展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英雄济南·泉水文化体验游、古城名泉经典游等9条文物主题游径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与市民游客见面。

文化“两创”在剧场,亦上演着精彩的舞台表达。济南市吕剧院创排的小剧场吕剧《山伯》先后入围第十届乌镇国际戏剧节、2023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和第五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每到一处都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创新表达、讲好故事,让悠久的历史文化跨越时空、传递力量,是济南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济南市文旅局起草《济南市推动市属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组建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文化艺术专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良好的机制之下,结出了丰硕果实。今年以来,济南市属文艺院团共荣获省级及以上重要艺术奖项3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7项。

传统文化如何与日常生活接轨,是文化“两创”的关键。今年以来,济南持续借文化优势打造现代化城市特色IP、推进特色项目建设,一个又一个文旅新消费、新体验、新兴业态在此落地生根,日渐成为“点亮”济南城市文化的星星之火。让维纳斯跳舞的“国际双年展”、大明湖畔亮灯的历史文化名楼——超然楼、天下第一泉的“锦鲤鱼敦敦”文创雪糕、“超然楼慕斯”……出圈的文旅亮点背后,是济南通过持续推出纾困措施、特色金融产品等办法扶持市场主体,策划特色旅游线路产品和网红打卡点等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的努力。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随着文化“两创”的不断推进,济南正有越来越多的“文化IP”被挖掘、被点亮,逐渐成为大众读懂这座城市的流量密码,为城市软实力定义更多可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