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济南:这座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城

2023-12-15 10:49:1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  

雪落济南府,玉尘兴泉城。近期,连续的强降雪让济南美成了诗,以雪为令,闻雪而动,比大雪先到一步的是这样的暖心“安排”:  

大雪降临之前,气象部门提早预测出了降雪的雏形,温馨提示市民要做好准备,防范积雪与道路结冰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紧接着,济南市政府迅速下发《倡议书:应对强降雪天气实行错峰上下班》,倡议一经发布,迅速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响应,错峰上下班的消息相继点亮各个工作群、生活群。  

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转为“线上教学”……  

与此同时,为迎接这场大雪,济南市各部门积极应对,全力做好保障工作。济南机械化清扫大队成员已全部待岗待命,守候在各大交通干道,全力备战清雪。济南公交从车辆保障、营运服务、线路勘察、安全运行、站点值守及积雪清理等多个方面做出应对,广大公交人风雪中坚守工作岗位,尽最大努力护好市民出行路。  

极端天气是最好的“城市质检员”,它不仅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也考量着一座城市管理的人文情怀与文明温度。大雪前后,济南市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极寒天气并未给生活“降温”,这一切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像“绣花针”一样精细的治理能力,更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承诺。  

对此,有媒体点赞:“以政策之温度,消融冰雪之严寒。”忧民所忧、想民所想的大局意识必须先一步到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座城的温度体现在细微之处的温暖。  

  二  

如果说全力应对极端天气是一件“小事”的话,那么,12月7日的《人民日报》以《山东济南:打造“一城大爱暖泉城”品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结硕果》为题,用整版篇幅对济南这座“文明之城、志愿之城、公益之城”予以肯定,可算得上一个“大动静”。  

而在12月4日举办的“着力增进民生福祉”高规格新闻发布会上,一连串的民生成绩单甚是亮眼:  

1—10月,全市民生支出88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9.2%;  

发放就业援助补贴3.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6.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22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3.9万个;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7665家、床位7.6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高标准推进平安济南、法治济南建设,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3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在2022年度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济南市养老服务工作综合评价得分全省第一,今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2022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表扬激励城市”……目前,正在广泛征求市民群众意见建议,筛选确定2024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济南是一座重视民生的城市,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交通出行等民生项目上格外用心、用情、用力。一项项惠民举措加快实施,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一桩桩民生实事温暖人心,共同勾勒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温暖济南”模样。  

除了“温度”,这座城还有可观的“高度”。  

有例为证: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二十强、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政商关系名列全国第九、济南拥有“十大优势”、未来建设“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城市的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为济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规模效应、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开始集中显现。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2020年,济南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迈入“万亿俱乐部”。2021年,济南GDP继续进位,在“万亿俱乐部”位列第18。2022年,济南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达到1202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济南全市生产总值为9229.2亿元,同比增长6.2%,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更彰显济南“高度”的是,近段时间以来国家频频“点名”济南,对济南交付重任、予以大力支持、提供重要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确定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支持济南建设全国第二个起步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子”泉城、济南入列“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明确支持培育发展济南现代化都市圈、山东实施“强省会”战略、做强省会经济圈被频频提及……  

高度,是城市的“面子”;温度,是城市的“里子”。有里有面,让城市既有竞争力也有美誉度,名实兼备。如此“温度”和“高度”兼备的济南,未来可期。  

  三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关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不管城市的或大或小、古老或年轻,城市建设都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只有抓住了人民这个关键,才算是抓住了城市建设的根基。  

一个真正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把精力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城市,才能称得上是让人民群众生活更舒适、更美好,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幸福之城。  

民,乃城之本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作为一座“千园之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泉城市民惬意生活的常态。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在于四季更迭的温度变化,更在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济南锚定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质生活,坚持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拿出更多的真招实招硬招,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为泉城市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济南的温度,凝聚着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用心用情;济南的高度,集聚着砥砺前行、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用力用功。  

当下,济南继续刷新高度、升腾温度,不断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来源 济南宣传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