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远离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避开景区人潮人海的拥挤,近年来,每逢节假日,总有许多人将书店列入自己的度假计划,在书海里学习充电的同时,还可遍览山川风光、人间故事,开启身心放松的休闲时光。各色书店也不断在“书+”模式的探索中,以多元化的服务为载体,为人们提供了一处集阅读、休闲于一体的静谧空间,正成为城市里一道文化风景,成为人们慕名前往的打卡地。
书店“度假”成新风尚
有人坐在专设的书桌前,有人坐在沙发长椅上,有人就站在书架旁……10月14日,周六,在山东书城里,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无论是一楼的阅读大厅里,还是二楼的人文社科书籍专区,都有不少人在静静享受阅读时光。
在一楼的阅读大厅里,带着孩子来选购图书的黄先生正在翻看《蒋勋说唐诗》。“几乎每个周末都来,不仅可以培养他阅读的习惯,挑书、买书的过程,也算是一种亲子互动吧。”
而在泉城路新华书店的二楼,席地而坐认真读书的孩子也随处可见。“看到这样的场景,竟然觉得很欣慰。”一位正在挑选书籍的读者告诉记者,很为这些喜欢读书的孩子感到高兴,能以阅读为兴趣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实,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节假日书店里的常态。有人选择“行万里路”,就有人选择“读万卷书”。如今,去书店打发假期的休闲时光,买几本好书,给自己充充电,已成为许多人的度假新风尚。
今年十一假期,在济南工作生活多年的徐女士,有三天都是在书店里度过的。“选一本喜欢的书,找个角落坐下,静静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无人打扰,我可以在这待一整天。”
徐女士平日里忙于工作,很少有整时间来读书,有时候从公众号上看到推荐的好书,也只能临时记下来,等有空了再去看,现在手机备忘录里已存了一长串书单。“所以,十一假期我决定哪都不去,就想趁此空闲好好读读书。”在徐女士看来,出去旅游到处都是人,与其去“挤油油”不如到书店里逛逛看看书。三天的时间里,徐女士不仅读了《苏东坡传》,看了《人类简史》,还有《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小说,还打卡了“几何书店”“泉城书房”等特色鲜明的书店,“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吧,很满足。”
书店开启“书+”模式
作为济南独立书店代表的阡陌书店,无论是在经三路还是在579百工集,推开书店的门,就像穿越到民国车站一样,总是吸引着人们慕名前往。“阡陌书店已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像是一个博物馆、展览馆,除了纸质书外,还有各种文创产品,移步易景,琳琅满目。”在小红书上,有网友分享着逛书店的感受,引来诸多网友的留言评论。
而这不过是济南书店业的一角而已。仔细梳理便会发现,独具特色的书店,在济南已不鲜见。
有着书店界“文和友”之称的几何书店,宫殿式洞穴建筑,在保有拱形元素的同时,又彰显着齐鲁大地的慷慨之气;老商埠附近的冷湖书店,店内设计简约,科技感十足……集时尚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书店,不仅成为年轻人争相前往的打卡地,也是家长们带娃遛娃的好去处。
而作为山东省内首家作家书店,想书坊概念书店更是自带网红属性。在这里,除了可以看书外,还有文创、餐饮、展览在内的文化体验空间与沉浸式艺文展演空间。
就像徐女士所说,现在的书店环境越来越舒适,不仅里面空间设计感各有特色,还把书店、课堂、咖啡馆、花店等结合在一起,很时尚也很方便。“累了就喝杯咖啡休息会,或者买件喜欢的文创产品,在这里,就像置身世外桃源般,有一种慢享生活的感觉。”
“现在书店的活动也很丰富,经常会有作家签售会,还有各种阅读会等,每次来都受益匪浅。”读者马先生自言常去山东书城参加各种“分享会”,“听作家聊创作经历,跟阅读爱好者交流读书心得,感受现场的热烈氛围,每次都收获满满。”
无论是从空间设计感上来说,还是从服务的多元化来说,如今,各色书店在不断探索“书+”模式的同时,已渐渐将自身打造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休闲的新场景。
全新体验下的不同声音
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优美舒适的环境里,开启一场关于“诗与远方”的阅读之旅,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自是一件务必享受的事。
然而,书店界纷纷尝试的“书+”模式,给人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有些不同声音也需要引起关注。
“感觉书店的书少了很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小了。”说起逛书店的感受,一位读者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说道,“比如旅游类的书,以前这里至少四五个书架,现在连一个书架都不到,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关于导游考试的书,关于行业前沿的、学术动态的书籍太少了。”
而在小红书上,也有网友留言称:有些装修设计新潮美观的书店,就是为了拍照建的,里面没啥好看的书。
对此,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乡村旅游协会会长王晨光表示,书店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在这里能找到最新、最全的书籍,是彰显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一个窗口。“在新形势下,实体书店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多元化经营模式,可算作是书店寻求突破的一种途径。”
“书店原来就是卖书的,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去书店不仅仅是买书,还要阅读,时间可能比较长,再加上读书人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多年前,诚品书店就尝试着把营业时间延长,引进咖啡店、餐饮店等业态,慢慢地就聚集成了一个多元服务的综合体。”王晨光表示,如今在济南甚至在山东,也出现了这种趋势。
王晨光认为,在线上销售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下,对于实体书店来说,“书+”的多元服务模式不失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但是,在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的同时,不能顾此失彼,书店的主业不能荒废了,核心价值不能丢了。”王晨光表示,书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其核心价值,“如果没了这些核心要素,再搞其他的也都失去了意义。”
对于走在“书+”路上的实体书店,王晨光表示,目前出现的新状况,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反思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