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上新街南头的万字会旧址
记录文明进程,传承文化根脉。老城区在保护更新中焕发新活力,古建筑亦在保护修缮中守护文化记忆。在济南上新街南端,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自历史中走来,融汇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风格,是中国近现代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模仿明清传统宫殿建筑的经典实例。
而今,结合济南市正在实施的“上新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一期修缮工程将于近期结束,一进、二进建筑届时将重焕光彩。随着修缮工程的持续推进,承载厚重历史和科技艺术信息的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将作为山东省古建筑博物馆对外开放,带动老城区风貌保护,激发老城新活力。
晨光阁高大气派,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亭
承载历史变迁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历史变迁的记录者。在济南老城区,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自民国时期始建至今,几经变迁,成为极具代表性的仿古建筑群。“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又称济南道院,由萧怡九、朱兆雪、于皋民等人设计,北京恒茂兴、广和兴营造厂承建,1934年始建,1942年建成并启用。”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郑洋坤介绍,万字会是民国时期具有全国规模的宗教性社会救助团体,起源于1922年在济南成立的民间宗教组织——道院。根据相关资料,1940年万字会已在国内设立分院四百余处。济南道院因是始创地,故被奉为总部和母院。
自建成以来,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几经变迁,亦在保护利用中留下了历史沿革的发展脉络。1948年,济南解放,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移交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使用。1952年,由山东省博物馆管理使用,作为山东地方志陈列馆。1954年,辟为山东省博物馆历史陈列室。1961年,作为山东省博物馆历史陈列室及库房。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转交山东省文物事业管理局。1996年—2022年5月,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管理使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6月,由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管理使用,开展修缮保护工作。
现代技术与传统风格相结合
作为山东省现存近现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是中国近现代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模仿明清传统宫殿建筑的经典实例,这在全国亦十分罕见。“从整体来看,该建筑群坐北朝南,遵循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布局规则,前后共四进院落,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布置。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二进院大门、前殿、母殿、辰光阁和后罩房,两侧设置厢房、回廊及侧门等。建筑群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规则和屋顶等级制度,重视功能需求,院落层层递进,营造了适应不同功能的空间氛围。整个建筑群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十分健全。”郑洋坤介绍。
具体来看,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第一、二进院是对外开放空间,建筑体量匀称,氛围平和。第三进院是教会举行正规活动的场所,正面母殿体量高大稳重,两厢左右围合,气氛庄严。第四进空间进深变小,正面高台上辰光阁重楼飞檐,拔地而起,造型优美,高耸云天。登阁环顾,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大美济南美不胜收。
除却建筑本身具有的登高望远特性外,济南的美景亦可在建筑中的彩绘作品中找到。据了解,建筑群中分布有56幅彩绘作品,且没有一幅重复之作。而因彩绘所用原料为天然矿物质,且着彩较厚,至今仍然褪色很少,画面仍然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辰光阁为重檐三滴水组合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主体面阔、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歇山顶,上层檐下悬“辰光阁”金字竖匾。左右两翼面阔、进深各二间。重檐庑殿顶,均绿琉璃瓦屋面。五踩重昂斗拱,二层出平座回廊。外檐梁架绘旋子彩画,椽头绘虎眼、万字。室内天花、藻井、飞罩,装饰精美、用料考究。
而从辰光阁前碑文的记载中,亦可想见其建筑之精妙。万字会各分院都建筑一座高亭作为标志性建筑。各坛的高亭名“至虚”,各分院的高亭名“浩然”。按照老祖宗的判定,母院的高亭建设不必和坛、院一样,宜改建成一座阁,命名为“辰光”。“辰光阁位居母院最北边,又坐落在中轴线上,与北极相对应,兴建基础时正好是庚辰年,符合天意和时间的机缘巧合。辰光阁建成,象征着事业生生不息,无穷无尽。”郑洋坤介绍,辰光阁的平面设计成十二个角,取“一日十二时,一年十二个月,一元十二万年”之意,与时间相呼应,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理念。
“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的设计手法以传统为主,并合理融入西洋建筑设计理念,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传统和西洋建筑素养。”郑洋坤分析道,其中,屋顶、斗拱、油饰彩画完全遵循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作法,突出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外观形象;在内部空间、门窗、装饰装修方面,则借鉴西洋建筑设计手法,营造出比中国传统建筑更加完善合理的使用空间;在材料选择上,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加大中轴线上主体建筑进深和体量,突出重点。此外,建筑中用钢筋混凝土仿制的明清官式斗拱、雀替等构件达到可以乱真的程度,充分体现了当年建设者的大国工匠精神。
建筑精妙装饰考究
除影壁外,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的所有主体建筑均施以彩画,彩画类型和题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母殿、辰光阁、前殿等主体建筑檐下绘旋子彩画,回廊、厢房等次要建筑绘苏式彩画。所有彩画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纯正,是现存民国时期清官式建筑彩画的精品。
具体来看,东、西侧门其上设天花吊顶,南、北次间为庑殿顶,绿琉璃瓦屋面,正脊两端各施正吻,明间歇山顶垂脊为铃铛排山脊。“所有戗脊上均设戗兽和4个跑兽,自前而后依次为:仙人、龙、凤、天马、海马。檐椽刷绿椽肚,椽头绘虎眼、万字彩画,梁、檩、枋做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郑洋坤介绍。
二进院大门前檐金里安装撒带大门,后檐檐柱间安装屏门,明间前后贯通,便于通行。绿琉璃瓦屋面,正脊两端各施正吻,垂脊为铃铛排山脊;东、西次间前檐墙中间各设一六边形什锦窗,济南青花岗岩窗套,窗内棂条拼成“卐”字形,棂条内侧镶嵌玻璃;外檐椽望刷铁红油饰。檐椽刷绿椽肚,椽头绘虎眼彩画。飞椽刷绿椽肚,椽头绘卍字彩画,梁、檩、枋做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此外,回廊处檐椽刷绿椽肚,椽头绘栀花图案彩画。飞椽刷绿椽肚,椽头绘卍字彩画。廊内梁架、脊檩做掐箍头苏式彩画,外檐檐檩及檩枋做金线苏式彩画。前殿檐椽刷绿椽肚,椽头绘虎眼、万字彩画,梁、檩、枋做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母殿外檐梁架绘旋子彩画,椽头绘虎眼、万字。
值得一提的是,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内的“一字形”琉璃影壁是济南市区文保单位中仅存的琉璃影壁。其体量,在省内名列前茅。“照壁长约30米,高约6米,比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还要高大,如此大体量的照壁十分罕见。”郑洋坤介绍。就装饰层面来看,影壁下碱为须弥座,上枭及下枭部位雕刻“巴达马”图案。影壁心为45°斜方砖墙心,正面中间、四角镶嵌琉璃浮雕。四角柱子、马蹄磉、耳子、冰盘檐均为琉璃制作。庑殿顶,六样绿琉璃瓦屋面。正脊两端施正吻。垂脊上均设垂兽和2个跑兽,自前而后依次为:仙人、龙、凤。影壁正面中心琉璃浮雕为一盆盛开的牡丹,盆上雕刻“大吉羊”三字,寓意“吉祥、富贵、平安”。
【关注】
古建保护利用激发老城活力
作为观赏性极高的人文景观,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建筑是了解济南近现代历史发展、城市建设成就的重要场所。作为济南市区内重要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不仅是济南市有深刻影响力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也是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该建筑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2022年,山东省开始对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进行系统保护修缮。目前,一进、二进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和地面整修已进入尾声。经由此次保护修缮,一进院东、西侧门和照壁,二进院大门及倒座、耳房、东西厢房、前殿、回廊,以及东跨院长廊和四角亭在修旧如旧的保护中重焕光彩。
近段时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探访时注意到,保护修缮现场对建筑施工工艺及原建筑构件进行了同步展示,加固糟朽椽头、铺钉望板、冲垄、分中号垄……系列工艺凝聚着古建修复者的匠心传承,在房梁上、在木架间寻觅历史印记,他们以“历史的守护者”“文化的定格帧”的潜心守护和匠心传承,守护着建筑背后的建造风格与文化内涵。
基于一期保护修缮工程的修缮成果,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的保护修缮工程仍将持续推进。据悉,按照文物保护原则修缮后,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将作为山东省古建筑博物馆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该文物建筑的公共教育和社会服务职能,展示宣传齐鲁之邦优秀的建筑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
届时,结合济南市正在实施的“上新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承载厚重历史和科技艺术信息的万字会旧址济南母院将与上新街被共同打造为济南老城区试验场与宜居社区共建共享的示范样板,守护济南历史。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