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通过拜师仪式结成师徒关系,在传授与学习中实现技艺的传承。拜师学艺是中国传统的技艺传续方式,其中亦蕴含着中国人含蓄内敛、执着质朴的处世哲学。日前,非遗项目济南剪纸、济南叶雕代表性传承人都婉莉收徒仪式成功举办,四位弟子正式开始从师学艺生涯,非遗传承迎来新力量。
传承力量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从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中可以看到,师父拥有极高的地位,是传授职业技艺经验的领路者。唐代以后,儒家积极入世、孝治理天下的理念不断深入社会各领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俗语广为流传。师父不仅是传授专业技艺的老师,更是树立职业操守、引领人生道路的启航者。
拜师是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礼仪习俗。其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相关仪式,由此演化出多个行业、领域的传授学习模式。在传统观念中,师徒关系达成便是契约关系的缔结,师父需要确保教会徒弟技艺,徒弟也需要听从师父教导。
日前,济南剪纸、济南叶雕代表性传承人都婉莉收徒仪式成功举办,四位弟子被纳入麾下。按照传统,弟子拜师时需要请行业内德高望重者作为引师,起担当介绍、引荐作用;请保师来“担保”徒弟认真学习技艺;请代师作为师父有事无法教徒时,代行师责的老师。
本次收徒仪式中,济南市剪纸协会副秘书长隋秀云担任引师,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继平担任保师,济南市剪纸协会理事高新卡担任代师。三位老师入座后,新收弟子高雷、王玉波、龙翊、孙灵溪依次行至拜位,进行呈拜师帖,敬改口茶,赠敬师礼等流程。拜师帖又称门生帖,意为给师父留下一个字据凭证,徒弟自此投在师门之下。改口茶之后,弟子便可称老师为师父。赠敬师礼时,徒弟向师父赠送礼物,以示对其尊敬和感激之意。随后,都婉莉一一回徒帖、回赠礼物。至此,四位弟子正式入门,成为都婉莉之徒。
拜师收徒仪式是传统仪式,如今,在保留传统形制流程基础上,仪式选取更贴近现代礼仪习俗的仪式,保留更符合现代情理的理念,让文化更好地传承。
指尖生花
都婉莉今年68岁,是济南剪纸、济南叶雕“双料”代表性传承人,许多作品都在她的手上不断生花。自幼时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她不断精进技艺,期间,独创了一纸两图“阴阳剪贴”,成为一绝。“剪纸分阴刻和阳刻,阳刻把图案以外的部分镂空掉,保留图案原有的点线面,阴刻则把图案自身镂空掉,用底色显出图案。阴阳剪贴就是在一张纸上进行剪刻,同时形成的阴阳两部分,两者皆可独立成画,合在一起又是一张完整的纸。”都婉莉介绍。
相比于剪纸,叶雕则更为复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以树叶为基础制作的叶雕也不会形成完全一致的两幅作品。因此,叶雕独一无二的特性得以加强。“在创作叶雕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叶脉的走向进行构图,镂空的地方要避开主要叶脉,既不能影响画面图案,又不能破坏叶脉使叶子不完整。”都婉莉表示。
相比剪纸,叶雕对创作者要求更高,需要有剪纸基础,才能更好地构图、设计画面,其中一些常见的图案及符号也与剪纸相通。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叶脉走向进行创作,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一幅叶雕作品。
带徒授艺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使命担当。在都婉莉看来,培养艺术人才,传承发展剪纸、叶雕艺术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收徒也为叶雕传承提供了新力量。“叶雕难度大,且入门门槛较高,虽然前来学习的学生不少,但是能够沉下心,深入钻研技艺的人少。这次收了徒,除了剪纸,还要让他们都学会并掌握好叶雕。”都婉莉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表示。
在都婉莉看来,收了徒弟就要对其负责,保证他们学有所成。另一方面,对徒弟来说,拜师后同样要承担更重的责任。“做了非遗传承人的徒弟,就必须要做好传承弘扬非遗的工作,这也是他们不可推脱的责任。此外,在专业技艺领域,他们也要保证学习创作时间,不断精进,实现技艺的突破和创作的创新。”都婉莉表示。
持之以恒
在都婉莉这次所收徒弟中,年仅10岁的孙灵溪颇为引人注目。小姑娘已经跟随都婉莉学习剪纸5年有余。“任何老师遇到好苗子都有惜才之心,特别想抓住她不肯放手。孙灵溪跟我学习剪纸时,还不到5岁,当时就对剪纸表现出超出年龄的理解和学习能力。”都婉莉回忆道。
“最开始让孩子学习剪纸是源于她的兴趣。才4岁时她拿着一把剪刀剪裁纸,就可以沉浸其中一两个小时。我们想,这是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的方式。”孙灵溪母亲张峰向记者介绍。在朋友介绍下,孙灵溪成为都婉莉的一名学生。“孩子在学习时能够全身心投入剪纸的世界,只要我讲一遍,她就能学会。很小的时候,她就可以独立构图、创作,课后也会主动尝试不同风格创作。”都婉莉对孩子赞誉有加。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支持为孩子学习提供坚实的保障。都婉莉认为,孩子学习非遗技艺,这两项必不可少,“之前我也遇到家长喜爱传统文化,一心想让孩子学习,但是最终孩子没有坚持下来的例子。”
几年时间中,孙灵溪剪纸图案慢慢复杂起来,由动植物到卡通人物,由十二生肖到中国传统故事。“都老师不断鼓励孩子创作,并指导修改,作品越来越精致,孩子也积极参与到非遗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充满兴趣和热情,更建立起自信心。我希望孩子在学习之余坚持所爱,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美好。”张峰表示。
正是看重了孙灵溪对剪纸的热忱,都婉莉决定收下这个小徒弟,并对她寄予厚望,“她还小,未来学习进步的空间非常大,能够为传统技艺吸引新生力量,我非常高兴。”
未来,都婉莉计划带领徒弟继续在弘扬传播剪纸、叶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现在又多了得力帮手,我们也能有更多力量投入到系列作品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