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雯蓉
基层是厚植传统文化的沃土,也是文化“两创”的活力源泉。同样,基层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工作者的守正创新与薪火相传。近段时间入选“齐鲁最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的乐陵市文化馆副馆长梁亮就是扎根基层深耕文化服务的代表。从文艺爱好者到文艺“多面体”,梁亮秉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初衷,20余年间扎根基层“种文化”,搭建文化惠民平台,让基层文化“百花园”花开遍地。
深耕创作的文艺“多面体”
集曲艺、舞蹈、声乐、演员、编导技能于一身,梁亮与文艺的结缘自幼时开始,并在工作后得以延续。“从小就特别喜欢文艺”,谈及文艺工作,梁亮内心愉快且满足。他在校期间就学习了音乐、舞蹈、钢琴、曲艺表演等,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艺术修养。毕业后进入乐陵市文化馆工作,成为了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由此,梁亮开启了新的“舞台”体验。
基层文艺工作面对老百姓,在对接群众需求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最贴近人民大众的文化舞台乐陵春晚便是梁亮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自1997年首次入选参演乐陵春晚群舞表演以来,梁亮与春晚的缘分已持续26年。
值得一提的是,从最初的群舞演员到导演再到编剧,梁亮几乎担任过乐陵春晚舞台的所有职务。“每一年都是一次锻炼和蜕变。”梁亮坦言,“20多年来乐陵春晚变化很大,舞台灯光从开始的普通色片灯光到现在的电脑光束灯,从当时的爬着梯子挂灯到现在的电动升降灯杆,音响上从当年的每个节目一盘磁带,到现在的数字调音台电脑声卡放音乐,从当年的美术老师用彩笔画背景,到现在的LED显示屏,变化很大。每年的节目也是紧跟时代脚步在变化在提高,我也是从群舞演员成长为舞蹈编导,从相声小品演员成长为编剧导演。”梁亮坦言。
与春晚的变迁相伴,20多年来,梁亮也深耕创作领域,成为用作品丰富文化生活的文艺“多面体”。据悉,近年来,梁亮为乐陵市春晚创作《乐陵话》《忆童年》《乐陵喜事》《我爱乐陵话》《风雨历程》《我要盘盘他》等相声,《我要上春晚》《卖枣》等小品作品,将基层文艺工作演绎得有声有色。
深入基层搭建文化惠民平台
润物无声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广袤的文化沃土为依托,在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潜心浇灌下盛开出绚丽的花朵。以基层为阵地,群众基础广泛的广场舞便是文化惠民的有效抓手。
“广场舞入门的门槛比较低,爱好者的年龄跨度也比较大,上到80岁的老奶奶,下到8岁的小朋友,只要身体允许,都可以参加到广场舞队伍中来,这是一项覆盖面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梁亮看来,“广场舞对上可以衔接秧歌,原来扭秧歌的那些人完全可以通过两三节课的培训,就加入到广场舞的运动中来;广场舞对下可以作为广播体操的替代,它同时具备锻炼身体的属性。”
基于此,从2013年至今,梁亮在深入基层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乐陵广场舞的发展繁荣。“广场舞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艺术形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实广场舞是可以向上、向下延伸的。”梁亮举例说明,“例如,喜欢广场舞的可以继续向舞蹈、柔力球、旗袍秀等方面拓展,喜欢广场舞音乐的可以继续向合唱等方面拓展。广场舞作为一个窗口,让群众接触到了艺术,让大家明白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接地气的。我认为这是广场舞最大的意义所在。”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梁亮关注的其实不是广场舞,而是群众最欢迎的文化活动。“一切为了群众,仅此而已。”梁亮表示。自2013年至今,他走遍了乐陵市的所有村庄,培训、排练、指导、教学广场舞,带动了乐陵市人民广场舞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我是去‘种文化’,而不是去‘送文化’,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以我为主导,时间长了之后,我要把位置让出来,培养文化骨干,让群众在没有我引导的时候也能自发组织活动。”梁亮表示,只有这样,文化的种子才能种下去,基层文化生活才能更加繁荣,群众的文化生活才能更加丰富。
源于此,2014年10月起,梁亮走入各乡镇各村庄进行了广场舞的手把手教学,使乐陵市17个乡镇街道的1098个自然村都能够有自己的广场舞队伍,真正做到文化惠民,完成了十、百、千工程。截至目前,乐陵市成功举办八届大型的群众舞蹈展演和舞蹈培训,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喜爱。
深度惠民创建文旅品牌
随着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加的活动载体搭建起来,系列文化服务加码群众幸福感。如今,在乐陵市,基层文化宣传形式多样,文艺活动百花齐放。据悉,针对乡镇群众,2022年开展“送戏下乡”599场,公益电影放映5500场;针对城区群众,每周在乐陵市人民广场、文化娱乐中心广场、文庙等开展每周惠民文艺演出。
今年以来,当地已组织开展乐陵市2023年“黄河大集”春节季暨文化惠民活动、乐陵战鼓巡演、乐陵文化拜大年、乐陵市2023年民间文艺汇演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10场文化活动。此外,还常态化组织“那时花开”合唱培训、“簌簌枣花”读书会等文化培训活动,定期举办广场舞培训、旗袍秀培训等。
种类多元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触手可及“诗与远方”。深耕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多年,梁亮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从事文化工作,我的观点是积极引导、主动抽身,让群众动起来,让文化活下去。”
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拓展与发展,梁亮心中已然有了明晰的方向。“未来在文化惠民方面,我觉得可能艺术形式会更加丰富多彩。随着群众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升,群众已经能够理解并且欣赏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而且群众从内心深处也是渴望欣赏到和参与更多的艺术形式。计划在多调研的基础上,推动惠民活动多样化时代化,将演出、培训、创作、展览进景点进社区,创建文旅品牌,在景区景点创作沉浸式情景小剧,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来体验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梁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