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济南市育新小学:奇石妙想,为学生“种下一粒艺术的种子”

2023-03-22 10:15:4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张雯雯  

济南市育新小学联合济南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开展赏石艺术进校园活动。  

近一段时间,济南市育新小学的学生们时常凑在一起讨论“有关石头的事”。“我喜欢那个麒麟造型的石头”“我觉得有一块石头特别像军帽”“还有一块石头很像大象,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说着。原来,近一段时间,济南市育新小学联合济南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共同举办了赏石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师生足不出校就能欣赏造型各异的奇石作品,展开一场“奇石妙想”的头脑风暴,这在全国中小学校园活动中也是首创。  

学校通过各类活动让“本真教育”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  

奇石妙想,“赏石进校园”成全国首创  

或许你从电视、画册或者展览馆中见到过造型各异的奇石摆件,有的像人物头像,有的像动物,还有的像山水画,看似普通的石头被人类赋予了美好的故事与寓意,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最近,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被搬进了育新小学的校园,开启了一场“奇石妙想”之旅,让师生感受自然之美,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3月初,在市中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全环境育人”的理念,济南市育新小学联合济南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开展了赏石艺术进校园活动。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奇石收藏家们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包括精品奇石、化石、矿物晶体在内的百余方石头进行展览,展期为半个月,有些作品是第一次“曝光”。济南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创会会长刘善友介绍,中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兴于先秦,盛于唐宋,2014年11月国务院公布“赏石艺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搬进校园的石头作品,既有象形石、山形石,又有具象石、意象石,讲究形状、质地、颜色、纹理,配以底座、题名,再用字画点缀,展示人文理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赏石进校园活动也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这种模式在全国都是首创,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向学生推广普及赏石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视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快看,这块石头的麒麟图案太好看了,我只在动画片中见过麒麟。”三年级四班学生任宸辉在参观时兴奋地对身旁的小伙伴说,然后几个人迅速展开热烈地讨论。“这块石头太像军帽了。”“快看,那边有一只大象,这些石头都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啊?太神奇了。”“这块石头上的山水画就像用笔画上去的一样逼真。”……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分享着自己的奇思妙想。  

学生发展部部长魏姝雅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是学校践行“全环境育人”的有效落地,不仅让学生浏览参观,更要将其变成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一部分,各学科组也会将其与教学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赏石小能手,为学生在心里种下一粒艺术的种子。“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听完讲解后,要自己亲手绘制一块五彩石头,四至六年级学生会结合四大名著,找出其中跟石头有关的故事段落,进行感悟分享、写作,增强学生的阅读和美文赏析能力。”魏姝雅说。  

市中区教体局副局长王鲁明表示,市中区一直倡导“全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学生成长助力、赋能,这次赏识进校园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担起民族大任,成为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栋梁之才。  

回归“本真”,点亮学生多彩童年  

作为一所有着63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济南市育新小学有着良好的社会口碑和较高的家长满意度。2008年,学校提出了“追求本真教育,塑造美丽人生”的办学理念,2009年又将这一理念具体为“本真课堂”和“本真德育”。如今,“本真教育”不仅根植于每个育新人的心中,更让校园处处充满爱的气息,让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体味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滋养,塑造“本真”人生,从而达到追寻教育本源的目标。  

据悉,育新小学现有一千余名学生,半数以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家庭经济条件不算优越,且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不够多,学生的成长教育大多依靠学校和老师。就拿这次赏石活动来说,展览期间,每到大课间,各班都会按照排序组织学生去参观,有些学生看好几遍都看不够。看着孩子们如此喜欢奇石艺术品,想摸一摸又小心翼翼地怕碰坏的童真模样,校长刘序平很欣慰。他说:“赏石就是以天然美为最高标准。学生们通过赏石,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他们在观后感中表达真情实感,也正迎合了我们的‘本真教育’,做到了让学生回归‘本真’,尽享多彩童年。”  

此外,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本真教育”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充分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剪纸、抖空竹、书法、雕刻、编绳等特色课程让学生乐不思蜀;今年寒假,学校还通过开展“养机场”“尚书房”“众厨芳”活动践行家庭实践和亲子教育,家校合力助力学生成长,点亮学生多彩童年。同时,学校还结合劳动教育开展了“我为年夜饭添道菜”“走进社区学雷锋”等活动,让“全环境育人”在校内外真实发生。  

家校社同行,做优“全环境育人”文章  

去年初,济南市市中区作为全市唯一区县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全区310所大中小学幼儿园、23个区直部门、17个街道办事处“统筹推进、协同联动、聚智聚能、同心同行”,构建起“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育新小学作为“全环境育人”的践行者,很多举措已经走在了前列。学校的面积不大,活动空间有限,但老师们的教育思维和理念并没有受限,他们想尽办法在小空间里做大文章。  

育新小学副校长韩常霞告诉记者,在校园育人空间的打造上,学校在操场上安装了大屏幕,每天全天候开放展示学生活动的精彩瞬间,午休时间,学生们在这里展示才艺,亮绝活,成了最喜欢的舞台。原本大树下的石堆换成了木制长凳,师生可以坐在那里聊天、读书;学校笨重的大铁门换成了电动门,既美观又安全;操场由石砖地面换成了人工草坪,孩子们跑跑跳跳再也不担心碰伤了;走廊上贴满了学生的书画作品;楼梯间隙贴着古诗词;校门口的小仓库被打造成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里面摆放着沙发、书籍,家长到校可以和老师有私密空间交流。教室作为学生每天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实现了每间教室都是“私人定制”,真正做到让孩子站在教育中央。“这学期,体育老师上课直接就用上校园大屏幕了,先放PPT课件讲运动知识,然后再带着学生活动,孩子们可喜欢了。”韩常霞说。  

素质教育不仅体现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更应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刘序平说:“校园的每一寸空间都是全环境育人的外部彰显,师生的每一次对话都是全环境育人的内驱动力,家校社的每一次合作都是全环境育人的深度融入,让环境、空间与学生发生互动,成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抓手。从物理空间走向成长空间,从资源走向课程,人人都是学生成长‘陪伴者’成为校园现实,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