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躺着骑的自行车你见过吗?泉城街头“躺骑”人

2023-03-20 19:43: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金立红

躺车,顾名思义,是可以躺着骑的自行车。

如今,躺车作为一种文化生态,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在泉城济南,也有这么一群躺车爱好者,他们仰卧在鞍座上骑乘,用一种类似于飞机操纵杆一样的竖握式车把掌握方向,“微躺骑行”济南的大街小巷。

47岁的孟天华是躺车队伍中的一员,他自小热爱骑行,因缘际会下与一群骑友成立了“齐鲁躺车联盟”,如今在山东省内这一队伍已有百余人,他们“躺”着骑车,距离最远抵达西藏,年纪最大的一位女性已过七旬。

泉城街头的“躺骑”人

初次见到孟天华是在经十路与历山路红绿灯路口,他头戴一顶帽子,身体半躺在一辆两轮的“躺车”上,在周边人稍显诧异的眼神中稳稳停车,像众人一样等待绿灯亮起。

自小孟天华便喜欢骑自行车,在他家楼下的车棚里,仅是他自己的自行车便有十几辆,其中便包括三辆躺车。“这些还不包括已经报废处理掉的自行车,我还有一辆躺车停在单位。”孟天华说,这些年来,他出行基本都是靠骑车,不管去哪里都是“躺”着去“躺”着回。

孟天华接触躺车始于早期户外活动,一群志同道合的骑友碰头,常常相约在济南周边骑行。2001年左右,孟天华在骑行途中遇到了骑躺车的骑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他到处打听,一次偶然机会听说济南有一位王师傅会做这种躺车,某天孟天华在大街上碰巧遇到他,后来的故事便水到渠成。

其实几年前,孟天华也接受过媒体采访。彼时他的骑友结婚,大家伙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用躺车当婚车,“我们找了12辆躺车,其中恰好有一辆躺车后座可以载人,就让新郎骑车,新娘坐在后座上。”孟天华回忆,他们用了两周的时间筹办那场“特别”的婚礼。婚礼当天,12辆躺车出现在济南街头,从济南西到济南市中心,引得路人频频驻足、拍照。

躺车作为一种交通出行方式,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记者就此咨询了山东浩尚律师事务所王蕾律师。“目前‘躺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没有形成规模,法律没有明确禁止,也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但如果是电动自行车就不行了,电动车挂牌、改装之类的都有相关规定,擅自改装、不挂牌都不行。”王蕾律师表示。

志同道合的骑友

有了躺车以后,孟天华常与骑友们在济南周边骑行,也常常成为行人的关注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骑行朋友加入到躺车队伍中,孟天华和骑友们觉得应该建一个团队,于是几个人商量之后便建立了团队,起名为“济南躺车俱乐部”。

“后来骑得远了,我们逐渐发现济南周边包括聊城、泰安等地也有这种小型组织,彼此会互相联系搞一些活动,后更名为‘齐鲁躺车联盟’。”孟天华告诉记者,这便是如今“齐鲁躺车联盟”的由来,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

记者了解到,齐鲁躺车联盟发展到现在,在省内已经有百余人,大家在同一个群里经常交流,其中不乏有许多发烧友。济南与周边地市的车友们逐渐形成惯例,每年会聚到不同的地方,一起骑行当地的特色地区。大家共同去寻访古村落、古长城、圣人遗迹、文化遗存,偶尔也会探访古代墓葬发掘现场,探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而孟天华作为发起人与组织者,常常出谋划策,设计一些主题活动。

2018年,孟天华与两名车友用了三天的时间“躺”骑小清河,将小清河全程进行了考察了解。2019年,孟天华牵头组织策划了一次“寻访毛主席的足迹”主题活动。他们将毛主席在济南曾到过的地方、与主席相关的纪念物和塑像所在地几乎全部寻访了一遍,比如毛主席曾到过的57车站、幸福柳、农科院等地方都作了寻访。

“我们每周四都会相聚在一位骑友家中,商量好周末骑行的地点。”孟天华告诉记者,他们最近的一次相聚地点是在一位73岁的女性骑友家中,“去年,她自己一个人骑车去了北京,用了三天的时间。”

孟天华将记者拉进了他们的骑友群里,加上记者在内群里有144人,每天都有骑友在群中打卡分享去过的地方与风景——陕西、湖北、南京、青海......每到一个地方,这些“躺车”爱好者便留下自己的“躺车”与当地著名景点的合影。孟天华说,他所知道的一位相熟的骑友最远从泰安骑行到西藏,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骑车见证济南蜕变

如今孟天华与七十多岁的母亲同住在山东省体育中心对面,从阳台窗户望下去便是车水马龙的经十路主干道。他的爷爷奶奶在省出版系统工作,所以他一直住在这个出版系统大院里,家在几个宿舍之间搬了几次,院里的楼房也翻新了几遍,但大院始终是他的家。

47岁的孟天华生在泉城,长在济南,也有着济南人的豪爽。再次见面时,记者按照约定的采访时间到达其住所楼下时,他三步并作两步从楼梯上急匆匆下来相迎,步伐稳健。

在孟天华的童年记忆里,多年前的省博物馆是收门票的——五元一张。“现在政策好了,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我们日子也越过越好。”幼时的孟天华见证了济南经十路的不断延长变宽,也见证了马路对面的省体育中心大楼崛起。

孟天华自述,读书期间他家与学校之间距离比较远,所以放学回家的路程中便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可以骑着自行车顺路拐个弯,去串一串路过的胡同,或者去同学家里蹭书读。

济南的老街巷里面充满故事,骑行济南的这些年,孟天华拍下了很多照片留作纪念。孟天华笑着举例:“现在齐鲁医院西边的小胡同,上新街,长不过百米,我可以跟大家唠两个小时;广智院附近的省博物馆宿舍楼,老文博人都住那里,那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地方......这些老巷子我都曾经骑过看过,至今刻在脑子里。”

2019年,一直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孟天华加入了山东省博物馆志愿者的队伍,并在其中结识了更多的骑友。而这些年骑行济南的经历让他对济南的历史文化有了很多了解,也在给观众讲解服务时派上了用场。

工作之余忙碌于各种志愿活动,对于孟天华来说,一切的根源在于对家乡的喜爱,出于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孟天华认为,自己没有环游世界的远大理想,如果一生能把济南细腻地走遍就很满足。“济南周边的这些山你都爬过吗?济南周边这些村落你都走过吗?济南的这些老街巷你都了解吗?济南的老商铺、老建筑、济南历史上的名人、济南的泉水你都看过吗?”2003年,济南市举办“新七十二名泉”评选,向市民公示并征求意见,孟天华非常激动,与几位车友把济南的名泉全部寻访了一遍。济南拥有这样独特的泉水文化,这是他作为一个泉城人心中的骄傲。

“我的生活中不仅有美食研究,有骑行探险,有历史情怀,还有与朋友共同成长的经历,有为他人做事的快乐,有与家乡相依难舍的联系。”孟天华说,下一个十年,他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平台,以自己喜爱的骑行方式,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做自己喜欢的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