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
济南市山东手造主题精品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展
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进行的“天下泉城·涌泉相报”济南市山东手造主题精品展自开幕以来,为广大市民带来精彩的沉浸式参展体验,广受喜爱。目前,展览持续进行中,并凭借琳琅满目的产品、丰富的参与体验活动实现出圈。
特色展品十分吸睛
3个板块汇集千余种好物
春日的泉城一片桃红柳绿,景色宜人。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流动的手造画卷与春景交相辉映,共同为广大市民带来美好的文旅盛宴。本次展览共设手造之乐、手造之源、手造之新3个板块,分济南手造精品展非遗·文化演艺区、济南手造主形象区、济南手造精品展销区、济南乡村手造集等展区,汇集龙山黑陶、章丘铁锅、二安文创等1500余种手造产品、非遗产品。展览精彩纷呈,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留念。
本次展览的精髓部分便是济南手造精品展销区,展品按照锻造类、编制类、雕刻类、服饰类、消费品类、手工类、文创类进行分类。其中,编制类展品颇具特色。凝聚巧手匠人心血的作品兼具精细的工艺与漂亮的外表。钩针编织技艺传承人刘精诚带来许多活灵活现的编织玩偶、摆件。尹氏结艺展位上,编织画精巧美丽,编织包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沉水香刺绣展位中,鲁绣《泰山》《金玉满堂》《梅竹双雀图》等作品将刺绣灵动、精巧之美呈现,在金鱼、梅花、竹子等形象中寄托吉祥寓意,为作品增加文化内涵。
特色展品充满济南特色
作为济南极具代表性的非遗产品,黑陶在展览中大放异彩,不少作品兼具古朴典雅和新颖别致的气息。其中,瓶器《突泉胜境》将济南泉文化融入黑陶创作之中,用色讲究、花纹纷繁,独具艺术魅力。此外,还有不少参展项目充满济南特色。
济南陶塑传承人王令涛带来具有济南文化特色的“碧筒饮”,“作品以荷叶、荷茎为基础造型,融入了金蟾、锦鲤、螃蟹等元素,在容器中倒入饮品只能至八分满,多一分就会全部漏光,这个设计融入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寓意。”
砖刻封泥传承人唐福河现场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作品和图案,“我将自己设计的‘泉’符号呈现在砖刻封泥上,希望通过作品展现济南泉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封泥指的是将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信验物,保留了古代用印的遗迹。唐福河的砖刻封泥取砖瓦为印材,临金文汉印,韵味古朴。
青花花布艺展位上,各类布艺玩偶摆件琳琅满目。“这些作品根据零碎布料的大小设计适宜的图案,用强烈的色彩对比的夸张手法加强呈现效果,造型多以民间传统吉祥物为基础,消费者反馈不错。”青花花布艺传承人于少青介绍。
美食、美物不可错过
展览现场,最具吸引力的要数诸多美食类展品,勾起食客垂涎之欲。鲁味斋带来扒蹄、扒鸡等非遗美食,鸡翅、凤爪等新型卤味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零食需求,让传统技艺发挥更大价值。泰顺斋的莱芜南肠颇受市民欢迎,此外,风干肉、酱腌菜等产品也各具特色。益利思则携诸多诱人的中式糕点参与展览,葡萄软月、泉城素饼、牛舌饼、长寿糕等引来许多市民驻足购买。济南的豆豉、薄荷糖、素六和焦枣茶等产品也在展厅中呈现各自特色。
对喜爱传统服饰的市民来说,本次展览大有看点。服饰类展位汇集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衣着,还有摆放成林的服饰面料,光泽感十足,颜色典雅。一片式剪裁的旗袍线条优美,工艺考究。旗袍制作技艺十分复杂,小小的盘扣便有许多样式,且各有寓意,充满文化韵味。近年来,汉服热度不断攀升,身穿汉服出街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极为生动的方式。市民不仅可以在展览中大饱眼福,欣赏不同时期、面料的汉服,还能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制。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还设有手造演艺剧场,不定时开启的传统戏法、木偶戏等展演活动可供市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