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惊蛰时节,春意渐浓,万物生长。在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玉清湖街道的一处采摘大棚内,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白色草莓花点缀其间,四处生机盎然。“新下来的草莓得抓紧打包,邻居们都预订好了。”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来到采摘园,见到了忙碌中的王宝德、李娜夫妻二人,听他们聊起了如今的“莓”好生活。
一次采摘,与大棚结缘
乍一走进王宝德、李娜二人的草莓大棚,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莓的清香扑面而来,令人顿感心旷神怡。大棚内,三五成群的市民游客手提篮筐精心挑选着成熟的草莓,一边品尝、一边采摘,不一会儿,手中的篮筐就盛满了色泽红艳的草莓。
在交流中,记者得知,同为“80后”的王宝德、李娜二人,一位曾经是承包工程的老板,一位则是幼儿教师。2020年春天的一次游园采摘经历,让这两位在外打拼多年的槐荫农村青年,重新燃起了田园梦,又钻进大棚当起了“农民”。
“那时候,我们的工作都遇到了些瓶颈,心情很不好……”王宝德回忆,当时两人和朋友们相约来到位于槐荫区的西城高科大棚采摘散心,一进大棚就被扑面而来的泥土香气所吸引,瞬间有种被“治愈”的感觉。“我和李娜都是农民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玩,虽然离开农村很长时间,但刻在身体里的基因不会变,一闻到那股儿味道,就勾起了很多记忆。”
自那次采摘完,王宝德便萌生了种植大棚瓜果的想法,和当时有孕在身的妻子商量着租个大棚,种些蔬果。“他最初跟我说,先种点东西,就当是消遣解闷,等孩子生下来,再去做别的工作。没想到,我们一头扎进了田地里,便不想再离开,现在就愿意守着这片土地过日子。”快人快语的李娜笑着说。
阳光透过塑料大棚映照在李娜的脸上,熠熠闪光。而就在不久前,透过这层塑料薄膜,二人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
一道道坎,一次次迈过
心里拿定了主意,王宝德和李娜便开始着手准备,先是联系草莓种植的技术人员咨询注意事项,再租大棚、订购草莓苗。为了确保大棚的收益,王宝德专门找到了富有经验的草莓种植户取经学习,跟着师傅下地实操,把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回到自己的大棚,看着犁翻的土地,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但很快,因为种植经验不足,再加上天气原因,原本生机勃勃的草莓株出现了大面积的病害,看着地里的草莓苗一株株腐坏,王宝德和李娜的心中滋味难言。“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年冬天,一场大雪压住了大棚。为了扫清积雪,我壮着胆子爬到棚顶扫雪,因为没有抓手,感觉就像趴在冰面上,稍不留神就会滚下来,然后只能再爬上去。”王宝德说,也正是那一次,让他深深明白了种植的不易。
回忆起那年冬天,王宝德说,那时一天要看好几次天气预报,每逢降雪天气,夫妻二人就住到大棚旁的管理房内,夜里也不敢熟睡,时刻关注着天气状况。“什么时候下雪、雪下得多大,都要心中有数。在雪还没下大的时候,要及时卷起保温棉被,否则等雪厚了或是结了冰,棉被就再难卷上去。”王宝德介绍,棉被不及时卷上去,一旦被雪水浸湿,重量会变大很多倍,容易压垮大棚,这产生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而且会影响当季的作物生长。
草莓虽甜,种植人员背后付出的艰辛却是难以想象。李娜说,还有一次刮大风,风把保温棉被吹到了大棚背面,又潮又湿的保温被需要十几个人一起拖拽,王宝德连夜找人帮忙给大棚盖被子,才避免了株苗被冻死。“那时包括园区技术员在内的很多人都劝我们放弃,因为草莓太‘娇气’,我们又缺乏经验。但是农民常说一句话‘粮食不结,年年种’,我们不愿服输,而且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就能干好。”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王宝德和李娜全身心投入到草莓种植中,还在大棚里安置了一张婴儿床。因为要随时关注阳光、温度变化,调整大棚风口,光是一上午的时间,二人就能在大棚里走10000多步。他们根据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大棚条件,一点点摸索种植经验,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引入蜜蜂授粉,借助加州新小绥螨杀灭虫害……
“渐渐地,种植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草莓的产量也逐年攀升,第一年亩产3000斤,今年预估亩产能达到8000多斤。而且我们的草莓纯天然无公害,顾客反馈说每咬一口都是浓浓草莓味。”好像是在配合爸爸妈妈的话,他们的小儿子牛牛伸手抓住一颗草莓就往嘴里塞,让人忍俊不禁。
每次播种,都是新的希望
“今年的形势越来越好,我们又包了三个大棚,一个继续种草莓,一个种西红柿,还有一个种了黄瓜、西瓜和甜瓜。”说话间,王宝德带着记者来到其中一个种满苗株的大棚。“你蹲下从这里看过去,绿油油的,太阳照着,都是新的希望……”记者和王宝德一起蹲在田间,一阵阵甜丝丝的空气从松软温湿的泥土中泛起,放眼望去,数不清的苗株向上挺立。“这是西红柿大棚,全是当地的品种,我打算请我们村里懂技术的乡亲们一起种出沙瓤感十足的柿子,就像小时候常吃的槐荫沙王庄柿子。”
王宝德说,之所以种植西红柿,一方面是想再找回记忆中的味道,另一方面是想要把大棚内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增加一些收入。“父母那一辈都是辛辛苦苦从地里‘刨食’,也不希望孩子继续吃这个苦。”王宝德说,“现在不一样了,技术更加先进,政策越来越好,销路也越来越广,感觉现在种地就像以前当‘老板’一样,甚至比那时候更踏实更可靠。”
草莓的丰收不仅让王宝德、李娜尝到了甜头,在槐荫区这片沃土上,处处生机勃勃,洋溢着希望,“新农人”的奋斗故事不断被书写。如今,王宝德、李娜的草莓种植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二人也希望,能有更多有理想有干劲的年轻人,加入到“新农人”的行列,用新知识、新技能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在广袤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把苗子种下去,精心浇水、养护,在一道道工序过后,看着草莓苗开出白花,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眼看着就要结果了,那时的心情是最美妙的。”王宝德坐在大棚里,望着眼前的草莓地,思绪一点点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