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通讯员 吴璠
不用排队、无人分餐、按克售卖、智能计费、菜品价格自动感应……这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一家智慧餐厅里的一幕。一直以来,餐厅都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后期餐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都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根本上实现了餐厨垃圾减量化,减少粮食浪费、树立爱护环境、绿色低碳理念,先行区的这家智慧餐厅,让食客有更多的参与感,发挥大家的主动性,让“光盘行动”从取餐开始,引领绿色“食”尚新风,助力起步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数字化平台,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在位于济南市起步区中科银座广场的这家智慧餐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用餐者只需用手机扫码餐盘上的二维码,即可自助取餐。每个菜式前方都有一个固定的感应区和显示屏,将餐盘放在感应区上,自主夹菜之后,显示屏就会显示对应的菜名、重量、价格等信息。系统自动结算,一秒一单,精准无差错,取餐全程无打菜人员,大大提高了用餐体验感。
不少用餐人员反映,这种做法将取餐的主动权还给用餐人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饭量适量取餐,减少粮食浪费,主动践行“光盘行动”,实现了餐厨垃圾源头减量。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头减量更是垃圾分类的重难点。“在智慧餐厅系统引进之前,餐厅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能装满四个大垃圾桶,超过200公斤。现在通过智慧餐厅系统管理,就餐人员的光盘率基本能达到95%以上。”相关负责人说。餐厅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准确了解受欢迎菜品、滞销菜品的情况,帮助餐厅精准备餐,实现食材精细化、科学化采购,多管齐下减少粮食浪费。“现在我们每天的餐厨垃圾只有半桶了,减量率达75%”。
倡导垃圾分类,引导文明就餐风尚
餐厅在做好餐厨垃圾源头减量的同时,更将垃圾分类的行动落实到就餐服务的每个细节里。
为实现垃圾从源头分类,餐厅主动调整店内人工安排、垃圾存放方式,以符合垃圾分类法规要求。餐厅重新设计了翻台流程,服务员在翻台收纳时从餐桌开始进行干湿分离。餐厅还在回收窗口配备有垃圾分类监督员,引导客人在就餐完毕后回收餐具并对进行分类投放。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志愿者也积极对餐厅工作人员就垃圾如何分类进行培训,特别是对餐厨垃圾分类进行重点宣讲,通过一对一的讲解,餐厅工作人员对餐厨垃圾分类投放也有了更深地了解。餐厅在明显位置均设有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宣传标语和海报,鼓励每位就餐者成为垃圾分类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宣传者,共同传播文明新风尚,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践行“无废理念”,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
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能减少储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是一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便捷之路。在中科银座广场餐厅的负一层,创新引进了目前最先进、最规范的餐厨处理设备。通过对餐厨垃圾进行杂物分拣、固液分离、油水分离实现减量。设备分离出的植物油可作为生物柴油燃烧,分离出的残渣可直接用于焚烧发电,而污水通过专用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整个过程一体成型,标准化操作,最终实现餐厨垃圾的“吃干榨尽”,实现餐厨垃圾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设备负责人表示,设备在满足《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要求的同时,还能减少餐厨垃圾运输费用。以火锅为例,6斤餐厨垃圾中,含油2斤,水3斤,残渣1斤,采用分离技术,环卫只需回收分离出的一斤残渣。废水自动排到市政管网,分离得到的废油还可以有偿回收。油水分离还具备自动除油渣,水油分离效率高,节省人力,不污染环境,无异味等特点,为餐厨垃圾分类及后续回收工作带来了新思路。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综合执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无废城市”示范区,是当前起步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度重视垃圾处理和利用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垃圾处置利用上当引领,做示范,为全力创建“无废城市”,打造起步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