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网记者 樊鹏莉
2月10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了解到,自2023年起,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全面进入“一课一消”监管模式,即家长缴纳的校外培训费用将首先进入培训机构在各大银行开设的托管账户,培训机构无法提前支取使用。
过去,家长们交纳的培训费用直接进入机构的基本账户,有的培训费用甚至进入了举办者的个人账户。一旦产生费用纠纷,往往难以追回学费,监管部门难以管控资金流向。而在“一课一消”模式下,只有在机构完成一节课程的授课并经家长确认后,监管银行才会向机构划拨相应的课程款项,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学生家长地合法权益。
那么该如何进行一课一消呢?日前,教育部面向全国家长推出了“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家长们可以通过APP在“掌上”进行选课、交费、消课、退费。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上购买的培训服务均采取“一课一消”模式进行监管。购买课程的同时会自动与培训机构签订规范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电子合同),双方权利义务明晰,不会被霸王条款束缚。此外,当家长们有合理退费请求时,也可通过APP申请退费,按照合同约定(培训机构超过5个工作日未进行确认的,平台视为确认同意),将预收学费原路返回原有账户。
济南市教育局提醒,“一课一消”模式是确保学生家长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请家长朋友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正规渠道进行购课或续费,不要选择未纳入平台监管的无证机构或违规机构,更要避免私下通过其他方式向培训机构交纳培训费用。学科类培训应按照政府指导价交费;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交费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应低于5000元。